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寺,清幽

古寺,清幽

禪靜的世界

香煙裊裊,寂靜幽遠

佛光澄澈中

遠離喧囂,靜享安閑

初夏時分

柔和的陽光鑲滿愜意

獨步幽雅肅穆的古寺

參天古樹綠意盎然

花影禪房古色古香

靜靜地徜徉其間

心也變得清寧安然

在千變萬化的時代里

古寺依舊是清幽俊雅的模樣

包容萬物,養育一方綠色

無論何時,都有一種讓人瞬間安靜

心懷敬畏的力量

也許正因為它們的存在

我們的世界才變得不那麼躁動

透過西湖薄薄的霧靄

撥開飛來峰低垂的幕簾

靈隱古剎就禪坐在逶迤的青山之中

在古與今的交界

光與影的邊緣

點化每一個來客

靈隱寺鼎盛的香火

漫長了一千六百多個春秋

至今依然繁盛

回望那些過往的日子

來來去去的人實在太多

但靈隱都記得

魏晉的煙火依稀在昨日縈繞

五代那三千餘眾僧侶

似乎還端坐在煙火籠罩的蒲團上聽禪

唐宋悠悠回蕩的鐘聲

至今還在喚醒迷失古道的人們

還有那站在峰頂俯攬山寺的帝王康熙

他御賜的匾額如今仍高高掛在天王殿的門前

隱約地還能感受到大清王朝的尊貴與威嚴

這便是靈隱寺

以仙靈的秀逸深隱在西湖的群峰林泉中

雖經受了千秋歲月、世事變遷

但一懷風骨仍不改當年

踩著靈隱歷史深淺的腳印

穿過山林迂迴的古道

行走在幽深的長廊

寧靜淡遠的禪韻

像清風一樣穿越迷茫的歲月

那一刻,即使再浮華的心也會隨之沉靜

每當走進古老的寺院

時光也跟著穿梭了

從靈隱寺向西

走上四百多米

就來到了石筍峰下的永福禪寺

與靈隱的熙攘相比

永福寺鮮有來人

翠竹夾道,曲徑通幽

山泉擊石,嘩嘩作響

相信再勞碌繁忙的身心

也能在這座山即是寺

寺即是山的廟宇中獲得安閑

永福寺沒有採用傳統寺廟的中軸建制

而是以一種充滿禪意的

不對稱的方式依山而建

精巧清雅的禪院自然散落于山水之中

沒有尋常古寺的呆板

而是多了幾分輕盈的靈動

不同於靈隱寺的恢弘氣勢

永福寺清雅精巧

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深深感嘆

它實在太像日本的寺院了

其實,日本寺院的建築風格

本就是繼承了中國唐宋寺院的遺風

時至今日,這份在我們本土絕大多數地方

已經失落的精緻優雅

在永福寺隨處可見

從2003年開始

永福寺開始了歷時兩年的整修工程

修繕過程中並沒有刻意整新如舊

但每一進禪院、每一道廊柱

每一個檐角、每一處石制燈台

都最大限度保留了盛唐的風範

站在這片婉約的土地上

無需想像,就彷彿真的置身在1600年前

在暮鼓晨鐘里體會凈土莊嚴的意味

圖作者:纓子

古寺的香火在光陰的閃爍中明明滅滅

從古至今,無論是帝王將相

還是市井平民

人們都願在花木扶疏

淡淡檀香里

尋一份美好,覓半日清閑

位於江蘇常熟虞山西麓的寶岩禪寺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常熟民間歷來就有到寶岩禪寺

看楊梅、燒蒔香的習俗

老常熟人習慣把插秧稱為蒔秧

而插秧的那段日子又稱蒔里

這時,人們會從四面八方趕到寶岩禪寺

帶著豐收的企盼祈福進香

圖片來自網路

昔日的寶岩禪寺

三面環山,一面朝湖

寺院前後綠樹成蔭

古木參天,綉若屏障

如今,它依舊背倚青山相擁碧水

靜處於密林之中

門前綠竹掩映,茶園相繞

寺旁古楊梅樹更是數不勝數

初夏,拾起一份青蓮的心情

徜徉在寶岩山麓

看楊梅綴滿枝頭

聞茶香撩撥鼻息

沐清風、聞禪音、悟禪語

身心休憩,偷得浮生半日閑

圖作者:大漠

圖作者:lochel

昔日,那些散布在各個角落的古寺

有的依然香火旺盛

而有的早已經淹沒在

城市洋灰色的建築中

今天,不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人

大家都願走進這些幽靜空靈的所在

夏日裡,靜坐或是行走於清幽的禪院中

不僅能讓我們抵禦炎炎暑氣

還能帶來的內心的平和滿足

古寺,清幽

圖作者:xiaob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200首精選宋詞,滋養孩子一生
《唐詩三百首》版本無數,我只推薦這一本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