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稅的喪鐘敲響了嗎?

蘋果稅的喪鐘敲響了嗎?

美國時間5月13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蘋果在App Store反壟斷案中敗訴,蘋果當天股價重挫近6%,市值蒸發580億美元。

此案件源於2011年的幾位蘋果用戶的訴訟。2011年,Robert Pepper等四名iPhone用戶向蘋果公司發起訴訟,稱蘋果利用App Store壟斷地位,迫使他們購買應用時支付過高費用。蘋果通過Apple Store向開發者收取30%抽成,導致應用價格上漲,最後轉嫁給消費者。

蘋果認為,抽成是向開發者收取的,而應用的價格是由開發者自己定的。只有開發者才有資格提出這樣的訴訟,因此蘋果去年曾辯稱該案應該駁回。

但在美國最高法院最新作出的裁定中,法官投票蘋果以5:4落敗,消費者將有權繼續起訴蘋果App Store是否壟斷。

一旦在後續的訴訟中App Store被判為壟斷,被吐槽不斷的30%的「蘋果稅」將會受到動搖。而App Store是蘋果服務營收的首要來源,App Store反壟斷案可能危及蘋果正在進行的轉型。


「蘋果稅」的危機

這是「蘋果稅」前所未有的危機。

針對最高法院的裁決,蘋果作出回應,稱有信心在法庭上獲勝。按照任何標準,App Store都不構成壟斷。

事實上,App Store的抽成比例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Google Play、Steam的抽成比例均為30%,Amazon對電子書的抽成比例高達60%。內容或應用分發渠道對於收入抽成是行業慣例,30%也是行業平均水平。

之所以民眾對App Store明顯更為反感,Gartner手機分析師呂俊寬表示,部分原因是遊戲還可以買實體版本,Android上還有第三方商店或是APK(Android安裝包),而蘋果正規APP安裝只能通過App Store,讓大家別無選擇。

由於App Store覆蓋的領域太廣,蘋果稅經常引起爭議。

除了付費應用外,蘋果稅還包括IAP (In-App-Purchase,在App內產生消費)抽成,即在App Store下載的應用內發生購買行為,比如購買的虛擬產品或服務,包括遊戲道具、電子書、音樂、視頻、訂閱會員等,那麼蘋果也將抽取三成費用。

但IAP邊界在哪也經常出現問題。

2017年,蘋果和微信之間發生的「打賞」風波,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蘋果要求微信等社交網路關閉打賞功能,否則應用可能被下架。App內打賞必須使用蘋果官方支付渠道,並向蘋果支付分成。最終雙方達成妥協,若App不抽成,將其定性為個人捐贈,蘋果也不會抽成,如果平台抽成,蘋果公司也會進行IAP抽成。

對於蘋果稅的爭議,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即蘋果App Store是否壟斷,Robert Pepper等發起的訴訟也是如此。

如果把iOS生態當做一個單一市場,蘋果是iOS生態唯一的控制者,拒絕其他廠商進入,可以認為是構成壟斷。但在整個應用商店的市場,App Store只是眾多玩家中的一個,iOS的市場佔有率不足20%,遠遠不構成壟斷。蘋果在聲明中也表示:「開發者有很多平台可供選擇,包括其他應用商店、智能電視和遊戲機。」


蘋果服務轉型將會受阻?

雖然法院本次裁決僅僅判定了訴訟可以繼續,並沒有定性App Store是否壟斷,以及應受到什麼樣的處罰。但如果案件繼續推動,App Store被迫修改抽成規則,降低率費,這可能會延阻蘋果服務轉型的步伐。

App Store不僅是蘋果的搖錢樹,也是蘋果轉型的關鍵。

服務已經成為蘋果當前的增長引擎。2019財年Q1和Q2,蘋果連續兩個季度服務營收破百億美元,同比增長均在16%以上,是唯一有希望填補iPhone營收下滑的項目。

而在各種服務當中,App Store又是首屈一指的營收來源。

參考Sensor Tower 商店情報統計結果,2018年,App Store 的用戶在 2018 年花費了約466億美元,比Google Play高出88%。以此計算,蘋果2018年從App Store獲得的營收為139.8億美元,在蘋果同期服務營收總額389.36美元當中,佔比達到36%。

與此同時,App Store又是蘋果各項主要服務當中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麥格理研究公司分析師Ben Schachte曾表示,App Store的毛利率預計約為90%。

Ben Schachter估計,如果App Store能夠保持目前的傭金水平,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其收入將達到170億美元左右。但如果費率降至12%,App Store明年的預期營收將萎縮至76億美元。

如果蘋果敗訴,App Store被迫降低費率,蘋果服務轉型之路無疑將更加曲折,讓服務無力擔負蘋果新增長引擎的重任。在iPhone出貨量增長乏力、營收貢獻低迷的情況下,蘋果的想像空間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地步。

除了訴訟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或許會逼迫蘋果考慮降低App Store的費率。一些受眾廣泛的APP開始將支付轉移到蘋果App Store之外,這就繞開了蘋果IAP的規定。

2018年底,Netflix徹底停止了應用內支付。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18年Netflix在iOS App Store上獲得8.53億美元營收,按照30%抽成計算,蘋果抽成約2.56億美元。iOS版Netflix App迄今透過其App內訂閱已產生逾15億美元的營收。

2016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調整抽成規則,如果訂閱服務第二年自動續費,那麼抽成從30%下降至15%,但這依然是筆不菲的收入。

Netflix最終選擇關閉蘋果的支付渠道。在測試開始不到4個月,Netflix就能夠將App Store的所有用戶遷移到自己的支付渠道,這也意味著,規模較大、用戶忠誠度高的品牌有可能短期內建立獨立的支付系統,而用戶也可以接受。

Spotify也採取了類似做法。其他的主要APP也可能效仿這種做法。

與此同時,騰訊小程序已經成為一個很龐大的應用生態,擁有多達100萬個應用,而微信超過10億的用戶,也可以成為小程序的潛在用戶。新的應用生態崛起,將削弱App Store的重要性,開發者投放的精力和資源也會分流。

可以看出,App Store作為蘋果的搖錢樹,服務轉型的關鍵,正在經歷著一場潛在的地震。如果蘋果敗訴,不單是敲響了蘋果稅的「喪鐘」,蘋果努力推動的服務轉型也將埋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滬江調整上市計劃;一汽或向拜騰注資1億美元;任正非談接班人要求
愛奇藝智能CEO熊文:VR走出發燒友圈子,在向普通大眾遷移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