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近日看到了一則令人震撼的新聞:亞裔學霸遭哈佛招生歧視。


美國司法部門介入調查後,學生小毛說:在美國這個主流社會,被定義為真正的成功,除了足夠聰明、足夠努力,還要懂得社交。

他特意研究了史岱文森高中的種族金字塔後發現:那些金字塔尖兒的天之驕子們,不僅長得漂亮,會社交,而且個個是學霸。

塔尖的人可以得到一切,其實是為上流社會做準備,而這些卻讓華裔學生壓力山大。

小毛說:

你總感覺要學,但光學習又不夠。

我們亞裔的學霸總是成為了別人的陪襯。

原來因為很多亞裔的學霸,學習好,成績好,但是社交和靈活度不夠,所以總是成為陪襯。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令人深思:


亞裔在美國人口中佔大約5%,但在企業管理層中僅佔0.3%,在董事會中還佔不到1%,在大學校長中占約2%。而亞裔在財富500強企業中,CEO也屈指可數。

而一些企業,情況也很相似:


矽谷中1/3的軟體工程師為亞裔,然而在聖弗朗西斯科灣一帶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僅有6%的董事會成員是亞裔,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員是亞裔。

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終身聘用的科學家中有21.5%為亞裔,但實驗室或分部主管中只有4.7%是亞裔。

那些優秀的學霸,卻不是企業高層,而是成為了一些專業的技工。

這背後反應的是學霸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重視社交和聰明靈活,他們只是在學習中努力提高成績。

其實,孩子的成長,不只有成績,還有哪些能讓他們有成就的靈活力和社交能力。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前段時間,去表姐家做客。

表姐的8歲的兒子正在做作業,做完作業後,孩子出來和我們聊天,沒一會兒,孩子和表姐要自己的拼圖。

表姐卻說:


「把買的數學練習冊再去做做。」

孩子一臉不悅說到:


「今天的作業全部做完了,數學練習冊的題和我學得題一樣,我會做。沒必要重複去做。」

表姐卻不以為然,對孩子說:


「就算是會也要多做,熟能生巧。」

孩子極不情願進了書房。

我也很不理解地問表姐,孩子都說他會了,幹嘛不讓他做拼圖。表姐卻表示,什麼拼圖啊,樂趣啊!

都是浪費時間,只有將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學習上,將來才會進入好的大學。

聽完表姐的話,不僅陷入了深思,這樣逼孩子死學,真的好嗎?孩子真的能進去好的大學嗎?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知乎上曾有一個提問:是否通過死學可以進入清華北大?


有一個網友的回答,讓人很欽佩,他說:你可以去清華北大轉一轉,跟那些學生去交流交流,就能大體感受到他們到底是不是只會死學了。

他們裡面太多人都是雙商完爆,死學可能一時能提高成績,但是通過死學要變得優秀,這是不可能的事。

很多的家長,讓孩子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學習上,杜絕一切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對孩子來說不僅不是好事,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因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夠靈活。

死學也許會帶來好成績,可是優秀的孩子絕對不是靠死學就可以的。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前兩天,一名11歲的中國男孩問巴菲特:


「你說過你越老對人性有更多的了解,你能不能講講你學到了什麼?對人性不同的理解如何幫助到你做更好的投資?」

巴菲特說:


「我們真正通過什麼去學習呢?我們有時候是必須要通過你更多的閱歷、更多的積累去學習這一點。除了我所有的缺點之外,我可能沒有像以前那麼敏捷地做一些事情了。但我對人性的行為確實有更敏銳的觀察,比25年前、30年前還要多。」

他說,隨著年紀越大,身體狀況慢慢不如以往了。

如果自己現在去考美國SAT,可能沒辦法拿到自己當時20歲時的成績,這會是讓自己非常難堪的一件事情。

但他認為,人越老,閱歷就更豐富,這些是不能靠讀書學到的,而是生活的點滴中汲取的經驗教訓。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只讀書一定不能讓一個人的未來越來越優秀,只有一個人學會了對生活的總結和社交能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就拿馬雲來說,馬雲曾在上學的時候,學習並不是學校最好的。可是馬雲卻能夠成功,靠的不僅是聰明的頭腦,更是對機遇的把握和厲害的社交能力。

如果他不會社交,那麼他一定開不了阿里巴巴,也沒辦法說服那麼多人和他一起合作,投資開設阿里巴巴。

社交是一個人的必備技能,懂得社交才能為好關係,才會有更多的人脈,才能一步步向上。

雖然現在的學生,一切都是憑成績說話,但是在成績之外,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通過哈佛學生的訪談,很多亞裔被淪為陪襯,更多的原因是不懂得社交,不會表達自己,總是在團體中成為陪襯。

所以,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要更加註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因為這是孩子未來職場中的加分項。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每次過年或者走親訪友,總是聽見父母們問孩子的成績如何?在學校排多少名?

好像,一旦孩子開始上學,成績和名次成了繞不過去的坎,也因此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和排名,而忘了孩子的全面培養。

孩子的未來,不僅需要一所好的大學,更需要擁有自我的人格。

而這種人格是死學和成績沒辦法給予的,需要我們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注重成績的同時,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

孩子的興趣,孩子愛玩的遊戲,以及社交能力的培養。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中寫到:孩子的很多智慧都是玩出來。

因為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他有自己的方式,想做成一件事,便會一遍一遍去試,孩子在過程中便會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最終總結出來一種方法,這就是玩出來的智慧。

巴菲特答11歲中國男孩:那些曾經的學霸,未來卻不是最優秀的人

孩子有了朋友,我們也不要過多干涉,他們有自己的交友方式,我們只要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交友,孩子就會在交友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社交能力。

也需要我們父母平時的耳濡目染,孩子通過父母的行為,學習到和人相處的模式。

孩子的成長中,不只有成績,更多的是全面發展。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全面培養孩子,讓孩子在擁有好的成績的同時,還能擁有自我的人格,這樣孩子才會在未來脫穎而出。

作者:家學寶。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女人真正放下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是...…
那個被寵愛的獨生女,拚死遠嫁了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