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炮彈摻沙,列強果真坑了北洋水師?別再被騙了,這只是製造技術!

炮彈摻沙,列強果真坑了北洋水師?別再被騙了,這只是製造技術!

作為近代中國最強大的一支海上力量,北洋水師的覆滅,在讓人扼腕痛惜之餘,也在不斷的反思滅亡根源。在北洋水師覆滅的原因之中,有一條廣為人知:北洋水師使用參了沙子的炮彈。如此重要的軍火上都能弄虛作假、存在嚴重腐敗,北洋水師焉能不亡!

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甲午風雲》中,有一段情節扣人心弦,正與日軍激戰的致遠艦主炮突然啞火,鄧世昌焦急的大聲責問,「為什麼不開炮?」炮手回復「這是剛從外國買回來的炮彈」,隨後擰開一枚炮彈,從裡面倒出了一堆沙子。

炮彈參沙,果真是列強坑了北洋水師一把?其實,這是被誤讀的一段歷史。讓人意外的是,炮彈參沙只是當時一種炮彈製造技術。

首先回答這一個問題:「這是剛從外國買回來的炮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洋水師的參沙炮彈是列強賣給我們的。

實際上,在19世紀末期,為了爭奪軍火生意,英德兩國的阿姆斯特朗船廠和伏爾鏗船廠,幾乎都把對方損的一無是處,雙方競爭非常激烈。在這一商業氛圍之下,豈敢造假?一旦商業信譽出問題,未來還如何賣軍火?而且,當時英德關係極為緊張,後來有一戰爆發。

當然,這只是從商業邏輯上分析,並沒有確鑿證據證明英德的商業節操。然而來自清廷的一條「禁令」,卻解釋了參沙炮彈不可能源自英德。原因很簡單,慈禧挪用了海軍軍費修頤和園慶壽,在1891年時就禁止了從國外購買軍火,包括炮彈、無煙煤之類。

顯然,參沙炮彈不可能來自國外,只可能來自國內。難道大清軍備製造廠腐敗如斯,竟然敢製造不堪一用的炮彈?其實,固然有腐敗的可能,但參了沙子的炮彈,還真是當時的一種炮彈製造技術。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明白炮彈分類,粗略的可以分為兩種:一為開花彈,一為實心彈(猶如現在的穿甲彈,見下圖)。別懷疑眼睛,到了19世紀晚期,實心彈依然存在,不僅北洋水師有配置,當時日本艦隊、歐美軍艦上也有。

實心彈的作用很簡單,就是利用重力加速度擊穿敵艦引起進水,但不能產生爆炸。當然,由於這一類炮彈功能有限,威力較小,往往只能作為一個補充,不會作為主力炮彈。

從文獻上看,在實心彈製造時,由於武器生產技術有限,一般彈頭是中空的,為了讓炮彈飛的更為平穩,就需要給配重,平衡前後重量。因此,一般彈頭裡不裝火藥,而往往會裝上泥土、沙石、碎石等來配重。歐美對於參沙多少,還有嚴格的規範和規定。

可見,參沙炮彈是沒有問題的,這只是實心彈的製造技術而已,甚至都被不少學者們誤讀了,我們也被騙了幾十年。然而,這又帶來一個問題:既然炮彈沒有問題,為何北洋水師會覆滅?

在黃海海戰中,雙方戰艦相等,但經過5個小時的戰鬥,北洋水師4艘被擊沉,4艘被重創,而日方只有4艘被重創,無一艘沉沒。北洋水師為何只能重創,卻難以擊沉日艦?其實,一個重要原因就出在炮彈上。

當時,因為戶部尚書翁同龢與李鴻章,不僅有私人恩怨(李鴻章舉報過翁同龢的兄長),而且還有黨派之爭(帝黨和後黨),所以翁同龢在軍費上處處刁難李鴻章,一直卡住不放。同時,慈禧修頤和園慶壽,又挪用了大筆軍費。總之,北洋水師沒錢,窮的快揭不開鍋了。

在這一種情況下,開花彈技術要求高(當時國內造不了,只能靠進口),且成本更為高昂,所以北洋水師只能大量裝備製造簡單、成本低廉的(參沙)實心彈。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開花彈什麼情況呢?北洋水師洋教習漢納根回憶讓人倍感辛酸:

在大東溝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戰列艦,只攜帶了開花彈55發(平均一門炮頂多分得十幾枚),且是早年從德國購艦時,廠家附送的贈品。

海戰爆發之後,北洋艦隊的開花彈很快就用完了,此後就不得不用沒有爆炸威力的實心彈與日本艦隊對戰。正因如此,日本艦船隻是受到重創,卻沒有沉沒。但換一個角度看,炮彈情況如此惡劣,北洋水師都能把日艦打成這樣,如果開花彈敞開供應呢?

說到底,北洋水師之敗,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炮彈卻是其中一個重要關鍵點。當然,追根溯源的話,問題還是出在軍費不足上,只能用實心彈來彌補開花彈的不足與短缺的軍費。在此,有兩個人的功勞值得銘記:翁同龢與慈禧!如果不是他們對北洋水師經費問題過於苛刻,或許改變不了甲午陸戰結局,但卻能改變甲午海戰的命運!

可見,李鴻章有李鴻章的無奈,一味避戰並非畏懼日本,或為了單純的保艦,而是有深層次的原因。至少,李鴻章手裡都沒有最基本的開花彈,以至於鄧世昌只能自殺式的撞艦,上演人類海戰史上的悲壯一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商朝疆域之謎,或被考古發現揭開,學者感慨:紂王堪稱千古一帝!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