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發作前,可能會有6種信號,提醒:3件事少做,能養心
沒有心臟,就沒有生命!
據數據顯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位於全球各國之首。
心臟,大約一個拳頭大小,卻承載著一個人的生命,好比是一輛汽車的發動機,推動全省血液流動全身各處。
當一個人處於安靜狀態時,心臟每分鐘跳動約70次,每次泵血70ml,每分鐘泵血約5L。
中醫上稱,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臟一旦停止跳動,在臨床上,經搶救30分鐘仍無法恢復自主心率,就可宣布一個生命的結束。
心臟病發作前,可能會有6種信號,別忽視!
信號一:胸悶、胸痛
排除所有可能的干擾,如不良情緒、休息不佳等,若出現胸悶,感覺像是壓了一個大石頭,甚至出現胸痛,可能是心絞痛、心梗的前兆,別忽視,最好去查一下心電圖。
信號二:心慌、焦慮
心臟病發作前,會有一種強烈的焦慮,或對死亡的恐懼,簡單說,自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心率增快、心律不齊等是心慌、焦慮的常見原因,若出現這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避免情況加重。
信號三:身體其他部位疼痛
很多心臟病發作前,不一定會胸痛,還可能會出現肩頸痛、牙痛、上腹部疼痛、左手臂、下頜處等疼痛,可能是心梗發作前,引起放射性疼痛的結果,這些癥狀往往易被忽視。
信號四:多汗
沒有進行劇烈運動,卻在脖子、後背、頭皮、手心、腳掌等處出汗,可能是心臟病發作前的信號。
若很長一段時間反反覆復都這樣,類似感冒發熱的出現,卻沒有其它感冒癥狀,就要小心了。
信號五:極度疲勞
早上起床後,感覺好好的,但很快就有一種極度疲勞、四肢沉重的感覺,做什麼事都沒精神。
若近期沒有生病,沒有進行劇烈運動,睡眠也不多,持續出現不尋常的疲勞,尤其是女性,大約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
信號六:下肢水腫
下肢出現水腫,可能是腎病、肺栓塞,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全引起,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養好心,謹記,3件事少做,能防猝死!
1,熬夜工作
「996」工作制,是一些企業提倡的,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預防猝死,在身體較健康的前提下,可以適量的加班。
對心臟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勉強,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更容易發生猝死。
長期熬夜工作,身體得不到休息,會傷及心臟,還會降低身體免疫力,更容易生病。
此外,熬夜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導致血管痙攣、收縮,使局部血液供應減少,血液流動緩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心梗等。
2,大量吸煙
吸煙,是一種讓人上癮的行為,一旦沾上,很難戒掉。
香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甚至會堵塞血管,誘發心梗。
此外,香煙中含有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中與血紅蛋白結合,會降低攜氧量,增加心臟缺血的情況。
3,情緒激動
當一個人的情緒比較激動時,如生氣、發火等,心跳會急劇加快,血壓驟升,耗氧量倍增,容易使大腦缺血、缺氧。
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受到刺激後,會增加腦卒中、心梗的發生。
日常如何養心,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多素少葷
飲食上,最好多吃素、少吃肉,減少油脂攝入,利於控制血脂,保護血管。
研究表明,適當素食可以降低32%的心臟病風險,建議,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
選擇青菜,也要注意烹飪方法,最好涼拌、清炒、清蒸、水煮等,控制油、鹽、糖的攝入,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保護血管,還可油淋菜,將野蘇子油淋在青菜里,補充優質脂肪酸,利於保護心臟。
野蘇子油是一種天然植物油,富含不飽和α-亞麻酸,含量可達67%左右。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只需每天5毫升野蘇子油,就能滿足人體營養需求。
相關研究發現,α-亞麻酸有助於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
同時,α-亞麻酸還可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從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二:保證睡眠
睡眠質量的好壞,對心臟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表明,睡得太少會令心臟病風險增加48%,而睡得太多,也會令患病幾率增加38%。
所以,最好是每天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
三:控制血壓
對中老年人來說,控制好血壓,預防高血壓發生,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很好的幫助。
當收縮壓高於130 mmHg,會增加未來心血管病的風險 及痴呆發生的風險。
控制血壓,減少鹽分攝入,如有需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不要擅自增減藥量。
四:保證刷牙
刷牙是一件利於身體健康的事情,同時與心臟病關係密切。
研究發現,與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至少刷2分鐘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刷牙不足2次、每次不足2分鐘的人發生心血管病(包括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和腦卒中)的風險增加了2倍。
五:適量運動
身體能動的時候,多動一動,利於血液循環,還可增強免疫力。
輕度和適度的有氧運動,可增加心臟功能,直接作用於心臟,利於機體功能的改善和恢復,增強抗病能力。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跑步、快步走、騎自行車、游泳、扭秧歌、健身操、太極拳等。
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運動4-5次。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不論男女,50歲後,經常做這4件事的人,可能與長壽無緣
※壽命長的男性,一般有「2大3小」的特徵,若你也是,就要恭喜你了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