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啥明朝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看舉國投降後果是啥

為啥明朝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看舉國投降後果是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標題中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而它的起源,來自於明朝。明朝可謂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硬氣的朝代了,在明朝,從未簽過任何條約,也從未割去過任何一塊土地。在明朝,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在為自己的國家英勇奮鬥。

當時的中國北方並未被納入版圖,因此,朱棣遷都北平之後,已經十分靠近山海關了。這種天子在邊關的地理位置,就像是天子張開雙臂,保護著身後的百姓一般。所以叫做「天子守國門」。而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被吳三桂所絞殺。社稷亡,君主死,所以叫做「君王死社稷」。

那麼,明朝為什麼一定要這樣負隅頑抗?拼個玉石俱焚真的有意義嗎?就不能像劉禪那樣,向時代的強者低頭投降嗎?

當然可以。可是,舉國投降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前面提到的劉禪投降,是具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的。當時的西晉托生於魏國,國力雄厚且國君強勢。如果與之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而劉禪裝傻投降的做法,正是能夠保全百姓的最佳選擇。明朝則不同,如此龐大的一隻「巨獸」,如果舉國投降,對方會以消除隱患的由頭,大肆殺戮。

在北宋,就有一個皇帝,代表全國投降,其後果之慘重,令人無法直視。

當時的背景是,北宋幫助金國將遼國消滅。但是,失去了遼國的緩衝,北宋的北方徹底暴露在金國的刀鋒下。這時金國想要侵略宋朝,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在金國壓境的時候,宋徽宗將皇位火速傳給自己的兒子趙恆。

趙恆新君上任,朝中實力還未形成就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哪裡有心思去抵抗金國?於是,他想到了一個愚蠢的辦法:「議和」。但是,所謂的議和,只不過是「投降」的好聽說辭罷了。

金國人一聽,便答應了。但是他們要求要皇帝和太上皇親自前往金國商討,這就像是進貢的臣子一般。在金國,趙恆親口誦讀那篇改了又改的投降詔書。然後,金人提出了要求。

金人要求宋朝支付巨額的錢財,還要將開封城內的所有少女當做奴隸供奉上去。已經認輸的宋朝政府不敢違抗,於是在國內大肆抓捕少女,搜刮百姓財富。整個宋朝政府,儼然成為了金國的走狗。

這也是很多人厭惡宋朝的原因之一,沒有骨氣,沒有華夏文明的鐵骨錚錚。正是有這樣的「前輩」在,明朝的上下一心抵禦外敵才格外令人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薦小說 的精彩文章:

金庸江湖中的3把神兵,倚天劍不入流,金蛇劍才第2,第1無敵
太監說雍正神目如炬!康熙給雍正一物,雍正大怒,將太監處死

TAG:看薦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