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陌陌直播間里探秘青銅黿 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

陌陌直播間里探秘青銅黿 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

「小時候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博物館,廣西的青銅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我就有了一個長大以後到博物館工作的夢想。」

5月14日,在陌陌直播公益課「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上,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策展人黃一,用自己的成長經歷,激勵直播間里22個省市自治區、150所鄉村學校的數萬名孩子們,要追逐夢想努力學習。

由北京網路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聯合途夢教育、國學院網主辦的直播公益課「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彌補了因為地域、時空帶來的缺憾,通過直播間讓孩子們「走近」博物館開闊眼界,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直播讓國家寶藏「活起來」

「黿在古代是指大型的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獸,《西遊記》中馱唐僧師徒取經歸來渡過通天河的,就是一隻大黿。」黃一開場便引用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介紹課程的主角。

本期公益課上,黃一選取商代青銅器瑰寶——「作冊般」青銅黿為主題,將國寶背後的歷史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商王在田獵時遇到一隻大黿,他迅速射出一箭,又接連射出三箭,四箭一一命中。商王對自己高超的射箭本領十分滿意,命令把大黿賞賜給史官『作冊般』,記錄下這次射黿的收穫。」通過一則小故事,黃一解答出孩子們的疑問。

難得機會與國家寶藏近距離接觸,孩子們在10分鐘的互動環節十分活躍:「商王為什麼要射殺黿?射箭運動是不是起源中國?古代冶煉青銅器有何用途?」充滿童趣提問的背後,是文物和文化對孩子們心靈帶來的震撼。

「互聯網 」賦能博物館教育新玩法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要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完善共建共享機制,讓收藏在館所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

過去,對很多鄉村孩子來說,走進大城市參觀博物館是一個遙不可及夢想。如今,互聯網直播技術用一根網線,把博物館帶到了鄉村學校的課堂上,孩子們不必再受困於地域和時空阻隔,便可一睹國內頂尖博物館的風采。

「對於很多農村孩子來說,博物館只是一個存在於課本中的概念。」甘肅省甘谷縣大石鎮馬窯小學的老師說,「但沒想到國家寶藏能走進鄉村課堂,成為開啟孩子美育興趣大門的鑰匙。」

從今年3月起,陌陌直播公益課「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已邀請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湖北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多所知名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帶領鄉村孩子探索國寶文物奧秘,領略中華民族的璀璨文明,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看美好的窗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數碼 的精彩文章:

擔心餐具有細菌滋生,這份消毒櫃選購指南送給你!
在ThinkPad這款產品上,我們看到了「全時互聯」的第一次價值落地

TAG:天極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