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晏殊,北宋著名詞人,特別擅長寫小令,他的詞風和含蓄且婉麗。晏殊性格直率,生活簡樸。在他做官的時候,當地百姓都懼怕他的剛毅性格,後來晏殊向皇上辭官時,皇上竟然拒絕,可見皇上對他的偏愛。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一起鑒賞他的《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 一作:離情)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這楊柳依依、長滿芳草的長亭路上年少的人總會輕易地拋棄送人遠去。遠處高樓傳來的五更鐘聲把未做完的夢都驚醒了,在花底飄散過三月的春雨,更增添了人心中的愁緒。無情之人哪裡知道多情人的苦惱呢?一寸相思竟然化成了千萬縷。就算天涯海角再遠,也終有窮盡的一天,只有那相思之情,永無止境。

這首詞抒發了人生的離別之苦,抒發了作者感慨人生短暫、聚散無常,盛宴之後心情變得落寞。整首詞情感深切,情調凄切,抒情合理,綽約多姿,有著無窮的藝術魅力。詞人在抒發人生感慨時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上片的第一句寫景,時間在春天,楊柳依依,地點在長亭古道,這是旅客們的休息之地,也是兩人的分離之地。詞人交代了時間和地點,並用它來襯託人內心的情感。正是因為在這芳草連天、楊柳依依的長亭外,年少遊子告別了自己的心上人,從此女子便開始了無休止的思念。

「綠楊芳草」無邊,這樣一番春景,未離別愁緒的抒發創造了極為廣闊的空間。然後作者敘述了臨行之時,女子淚眼相看,不知道說什麼話,但「年少人」卻輕易地離她而去。年少,指的是女子的心上人,也就是戀人。這首詞寫的是思婦閨怨,所用之語是「婦人語。」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第二句寫出了相思之苦,哀怨的深切。殘夢尚存,鐘鼓無情擾夢,細雨蒙蒙,離情之苦更濃,這正是那被心上人拋棄的真情之悲哀。這兩句不僅音節對仗工整,還表現出一種幽咽婉轉的絕美意境。輕歌低嘆十分纏綿且含蓄,真實的情感,把暮春三月的小雨,來自五更的殘夢,和高樓花下之人內心的寂寞,全部連成一片,可謂是飄渺無邊、茫茫無際。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詞的下片運用了反語,作者先是把無情和有情作對比,然後又用了具體的比喻,從反面來補充說明。「無情不似」這兩句詞人用了反語來加強語意,先說因為無情才會沒有煩惱,有情之人倒不如變得無情,反襯出「多情傷離別」的感慨。「一寸」兩字指的是人的心,柳絲縷縷,掠過水麵輕輕飄揚,最能識得那離別之苦。這兩句的意思是,無情之人怎能知道有情人的苦楚,自己的一寸芳心,彷彿化成了千絲萬縷,飽含了萬千愁恨。

一首絕妙的《木蘭花》:整篇都是佳句,讀來讓人遐想無限

結尾兩句寓意深婉,天涯海角指的是天地的盡頭,就連雲都有窮盡的時候。然而,離別之後的相思之苦,卻是無休止的。詞人在這裡做了比較,突出了因為「多情」而內心受到的無數折磨,感情極為深切且含蓄,對於那個薄倖「年少」,她沒有一絲的埋怨。

這首詞寫的是閨怨,頗具婉轉之致,詞中沒有藻飾,也沒有任何典故,除了開頭兩句在敘述,其它不是用了比喻,就是反語,或者是誇張,這些手法作者都用過白描來體現出思婦的內心情感,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豪放派蘇東坡的婉約之作:和韻而似原唱——《水龍吟》
范仲淹《御街行》鑒賞: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