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性能不佳還是美國不允許?此國五年努力白費,一款武器也沒有賣出

性能不佳還是美國不允許?此國五年努力白費,一款武器也沒有賣出

據環球時報5月13日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自2014年4月獲准武器出口許可權以來,一直致力於本國武器在域外國家的銷售,但是5年時間過去了,日本竟沒有賣出一款武器,這讓媒體和民眾對於日本的國防工業能力以及相關的出口政策產生了質疑。日本於2014年4月解凍了武器不能域外出售法案的限制,通過了新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法案。依據該法案,日本可以向眾多海外國家合理的出口武器,但不包括中國、俄羅斯等與美國有摩擦的國家。此項法案的出台,也讓日本正式打開了國際軍工市場,同時躋進了武器出口國家之列。

按照常理,以日本的工業製造能力和先進的科研能力,應該能迅速打開海外市場,並取得成功。但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日本的武器售賣計劃全部流產,這裡列舉一下日本曾經最接近成功的武器售賣計劃。2016年澳大利亞對於日本的「蒼龍」級潛艇表示了強烈的興趣,甚至派遣人員進行實地考察,但後來此項計劃最終流產。隨後阿聯酋對於日本的國產運輸機C2也表達了購買意向,但最終也不了了之。甚至日本和印度關於US-2水陸兩棲飛機的合作談判用時5年,都未能取得正果。

上述所有的案例表明,日本有機會實現國產武器的域外出口,但總是欠點火候,每次在合同即將完成時,總會發生插曲。其實日本政府心知肚明,以本國的製造能力根本不愁武器賣不出去,而是在售賣過程中,出現了最大的攔路虎—美國。因為日本無法越過這個門檻,導致之前所有的努力化為泡影。

眾所周知,美國雖然放寬了日本武器出口的限制,但不等於其將有限的軍工市場份額讓給日本。縱觀全球,美式武器列裝國家,大部是美國的盟友以及和美國沒有利益衝突的國家。比如波蘭、韓國、以色列、巴西、沙特和阿聯酋等國。美國通過武器的售賣,不僅可以賺取大量錢財,而且可以左右上述國家的內政外交,這也是美國武器出口的慣例。可以說美國同意日本出口武器,等於將自己的財路掐斷,這對於以本國利益為主的美國來說,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特別注意的是,當今國際市場的軍火交易,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武器成品出售,而是伴隨著相關技術的轉讓,後期技術的持續輸出。以日本和印度談判的US-2水陸兩棲飛機為例,雙方雖然談判了5年之久,但是因為技術轉讓的限制,一直未能達成共同目標。由此可見,即使「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法案為日本企業出口大開綠燈,但是美國處於防範日本的考慮,仍然會在諸多層面予以限制。

可見,阻礙日本武器出口的真正元兇非美國莫屬,儘管美日同盟關係親密無間,但是由於雙方過去的歷史恩怨,華盛頓不會放鬆對日本的管控。相反會在自己可能承受的範圍內,給以日本好處,讓其為自己效力。總之美國對於日本的控制會越來越緊,非媒體認為的放鬆限制。美日同盟只是美國制約日本的合法外衣,而「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法案對於日本沒有多大利好,是一紙空文,甚至也是21世紀最大的謊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善智觀察 的精彩文章:

俄租下敘利亞港口49年使用權,位置極為重要,可切斷美海軍後路
俄洲際導彈製造工廠突發火災,凸顯管理混亂,類似情況已不止一次

TAG:馮善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