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錢箐旎 成都商報 今天

近期,網上一則「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財政真實情況告訴孩子?」的問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很多人分享關於家裡財政情況的「血淚史」!有人表示從小不知道家裡有多少錢,養成了別人眼中「摳門」的習慣,甚至有些自卑。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當然,不清楚家裡財政情況的孩子還在翹首以盼,期待家長會說家裡很有錢,一切都是為了鍛煉自己,這種偶像劇的劇情。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很多家庭的財政情況對孩子都「秘而不宣」。

甚至有孩子天真地說,「錢沒了,去銀行取一點不就行了嘛」。

有網友提出:不管告訴還是隱瞞,都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掙錢的能力比家裡有錢更重要」。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父母對待錢的態度,

影響著孩子一生!

畫畫、樂高、視唱練耳……如今家長們給孩子的教育可謂是全(wu)面(kong)豐(bu)富(ru),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少了財商的培養呢?

財商,當下已逐漸成為繼智商、情商之後又一被廣泛認同的基本素養。適當的財商教育有助於引導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年輕一代需要面對越來越複雜的金融產品、服務和市場,需要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退休生活、儲蓄投資、醫療保險等問題做出相對更專業、更理智的規劃和決策。」

相關監管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對於年輕一代的財經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因為政策、經驗、時間等受限,都難以提供相匹配的教育資源。對於弱勢群體的兒童及青少年,更難獲取相應的教育資源,並很有可能造成「金融文盲」的代際循環。

那麼,重點來了!財商,到底怎麼培養呢?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1

第一步:培養金錢主人翁意識,養成權衡取捨的能力

理財專家建議,「建立孩子金錢觀的第一步是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用一些小遊戲讓孩子體驗到擁有錢帶來的好處。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比如,一位理財達人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孩子最喜歡的事情上培養金錢主人翁意識:

「我家兜兜目前2歲7個月,最喜歡去坐搖搖車。我會限制他每天坐搖搖車的次數,告訴他每天最多只能坐2塊錢的搖搖車。而且每次的硬幣,我會給他,讓他放到他自己的包包里,只能用他包包里的錢。開始每次回來基本都不剩,但偶爾回來一兩次會剩下一個,大多是因為有其他的小朋友在沒去坐搖搖車。剩下的硬幣,他下次還可以使用的,慢慢的,你會發現,他對錢會有一個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給孩子限定的金錢,讓孩子知道自己能掌握的財務資源是有限的,買了這個就買不了那個。

理財專家提醒,這一點很重要,「孩子漸漸學會了取捨,找到在金錢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獲得快樂的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初步的金錢觀念就建立起來了。」

2

第二步:提示錢不是萬能的,灌輸分享與合作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專家提醒,在培養了孩子的金錢主人翁意識之後,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金錢的意義,培養孩子「錢不是那麼重要」的意識,避免孩子走入過分注重金錢的誤區,變成小小守財奴。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一位理財達人表示,「在孩子認識到錢能幹什麼的時候,更需要讓孩子意識到錢不能幹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寶貴的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要讓孩子學會知足,不要去和別人攀比。在弱化金錢的意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分享和合作的所得,會比金錢購買的所得更有意義。」

比如,有網友就分享了自己的帶娃體會,有一次,孩子所在的幼兒園開放了買賣區域,每個小朋友有20塊錢可以花,在和女兒交流如何用這20塊錢的時候,她得到了很多啟發:「她花10塊錢買了三塊三明治請好朋友一起吃,3塊錢買了個兔子玩偶,2塊錢買了三塊小橡皮,1塊錢被一個同學要走了,剩下4塊錢存進了銀行。小朋友保持了一貫大方的作風,既和朋友分享了食物,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幫助了別人,還剩下錢來存銀行,我覺得還是不錯的思路。」

3

第三步:培養記賬意識和目標意識

「在合理認識金錢的價值和意義後,要讓孩子形成記賬習慣。但記賬的根本並不在於記賬本身,而在於培養他們規劃金錢的能力

與之搭配,要注意樹立孩子的目標意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目標,比如買一個孩子很喜歡的玩具,然後每天通過和孩子做一次財務整理,把每天省下來的錢用作買玩具的基金,完成目標之後,孩子們會體會到理財的快樂,從而樹立他們的理財觀。」理財專家特彆強調,學齡前兒童的耐心有限,針對這一階段兒童,家長設定的目標不宜過長,最好在三周之內。

對家長來說,還要注意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錢」的認知也是不同的,上來就要孩子理解怎麼買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等等,顯然是不合適的。合理引導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哦!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3歲——認識紙幣、硬幣。

4歲——懂得簡單加減法,在父母的引導下,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小零食。

5歲——懂得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爸爸媽媽不是無限額提款機。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自己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查看商品價格標籤,確認自己的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想辦法自己掙零花。

9歲——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價。

10歲——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錢,留著大筆開銷時使用。如買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3歲——學習入門型的投資及商務、打工等實踐。

浙商銀行理財分析師表示,家長教小朋友打理自己的零用錢可以採用「周薪」制。也就是金額固定、時間固定,不與獎懲掛鉤,鍛煉孩子的計劃能力。

發「周薪」的計算公式有四點:

1、1-2元之間,乘以孩子的年齡,就是孩子的「周薪」數目。

2、孩子年齡越小,計劃控制能力越差,發零用錢的周期應該越短。

3、建議10周歲前的孩子一周一次,10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酌情半個月、一個月給一次。

4、「周薪」金額建議與孩子的數學水平掛鉤,如5歲孩子有能力進行10以內的計算,就先讓孩子學會安排10元錢的用途。

此外,上述分析師還建議給孩子機會掙點「獎金」,因為「掙獎金」可以讓孩子體會「一分汗水一分收穫」

不過要注意的是,孩子份內的事情不適合金錢獎勵,比如做作業、按時吃飯睡覺等。

專家提醒,財商培養給孩子帶來的變化會影響一生,包括提升成就感、幸福感;懂得愛惜,增強規劃性;此外,還可以提高數學水平哦!

「媽,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一張聊天截圖曝光,網友炸了……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ID:jjrbwx)記者:錢箐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