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較真: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科學補碘學起來

較真: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科學補碘學起來

較真要點:

1、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所必需的元素,所以它對人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臨床上,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腫和腦發育遲滯,以後即使再補充碘或甲狀腺激素也不可逆轉。

2、食鹽加碘是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預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我國採取全民食鹽加碘政策,使我國基本上消除了碘缺乏病。

3、一般人不需要考慮自己是否缺碘。只要甲狀腺功能正常,沒有明顯甲狀腺腫大或兒童智商問題,醫師是不會考慮患者缺不缺碘的。

4、對已經發生甲狀腺疾病的患者,限碘或補碘有意義,但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盲目補碘或限碘,甚至忌碘都不可取。

查證者:劉冰|北京友誼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今天是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可能大家與「碘缺乏病」有關的記憶,便是年代久遠的「大脖子病」。那麼到現在,這個病已經消失了嗎?人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因缺碘而生病的隱憂嗎?

一、無論是碘缺乏還是碘過量,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和形態發生改變

「大脖子病」是民間的通俗說法,這個病的學名是「甲狀腺腫」。這就涉及到人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

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方,分為左右兩葉和峽部,形似蝴蝶,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而甲狀腺素又是人體內分泌的非常重要的激素,能與生長激素協同作用,促進發育期兒童身高、體重的增加,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和性發育;在妊娠開始至出生後2歲區間,促進人的神經系統的發育;維持人的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等。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所必需的元素,所以它對人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臨床上,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腫和腦發育遲滯,以後即使再補充碘或甲狀腺素也不可逆轉。

二、碘缺乏病主要發生在遠離海岸線或海拔高的地區,可導致甲狀腺腫和智力、體格發育障礙

碘缺乏病,是因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內缺碘而導致的一系列疾病,以前命名為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現在統稱為「碘缺乏病」,具有區域性特徵,主要發生在遠離海岸線或海拔高的地區。該病流行區域的土壤、食物和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

碘缺乏對機體的損害與缺碘的程度、發生的時間以及個體的反應有關。

輕度碘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對機體的主要影響是外觀和頸部有壓迫感,當甲狀腺輕度腫大時,患者無任何不適,而當腫大明顯時,從外觀上表現為「粗脖子或大脖子」,患者會有頸部異物感、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壓迫神經和附近血管。

嚴重碘缺乏可引發新生兒及嬰幼兒患上地方性克汀病,俗稱「呆小症」,即會導致智力和體格發育障礙,甚至聾啞。而孕婦發生碘缺乏,不僅會嚴重影響胎兒腦神經系統的發育,還會導致流產、畸形、早產和死胎率的增加[2]。

克汀病的治療效果不佳,一旦形成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因此關鍵在於預防,特別是糾正了育齡期婦女、妊娠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的碘缺乏問題,就不會生出克汀病患兒[3]。

三、食鹽加碘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預防碘缺乏病的措施,使我國基本上消除了碘缺乏病

食鹽加碘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預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1995~2005年,我國採取全民食鹽加碘政策,2012年原有的食鹽加碘政策修改為選擇性加碘政策。最新頒布的食鹽加碘標準降低了食鹽加碘含量,規定標準為20~30mg/kg,各省根據本地區碘自然狀況自行決定食鹽加碘濃度[4]。

普遍地食鹽加碘干預措施使我國基本上消除了碘缺乏病,而且極大地改善了人群碘營養不良的狀況。根據《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終期考核評估結果,到2015年底,全國94.2%的縣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5]

除食鹽加碘外,其他的補碘方法還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藥物及營養素補充劑和食用富碘食物等。

四、一般人都不會缺碘,沒有明顯甲狀腺腫大或兒童智商問題的人是不需要考慮補碘的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碘的攝入量為:0~0.5歲每日攝入推薦量為85微克,0.5~1歲為115微克,1~10歲為90微克,11~13歲為110微克,14歲及以上為120微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天攝入量為230~240微克[6]。

機體的碘主要從食物中攝取,其次從藥物和食物添加劑中攝取。除了碘鹽之外,食物中的含碘量以海洋性食物為最高,其中,藻類的含量最多,每100克藻類的碘含量比魚蝦貝類高出成千甚至上萬微克;非海洋性食物中,蛋類的碘含量稍多,其他類別的食材中含量甚微。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藥物也含有大量的碘,比如造影劑、胺碘酮、碘含片和某些維生素補充製劑等。

因此在碘鹽和富碘食品的助攻下,即便是嚴重碘缺乏地區的人,也很難患上碘缺乏疾病;生活在水碘高地區(大於100微克/升)的人,即使不吃碘鹽,也不容易患有「碘缺乏病」。

所以,一般人不需要考慮補碘的問題,因為缺碘不等於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沒有其他隱匿表現,只要甲狀腺功能正常,沒有明顯甲狀腺腫大或兒童智商問題,醫師是不會考慮患者缺不缺碘的。

五、甲狀腺疾病患者,需要確認自己是碘過量還是碘缺乏,然後再限碘或補碘;沒病的人,是不需要考慮限碘的

近年來,各種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在迅速增長,這與食鹽加碘是否有關呢?

其實,碘攝入量與甲狀腺腫的發生呈「U」曲線關係,當某一地區水碘含量200ug/L時,甲狀腺腫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7]。有研究表明,長期碘攝入過量會擾亂人體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差異,還可誘發或促進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和發展。[8、9]

1999年~2014年,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團隊先後完成了7項大型流行病學調查,獲得了1999年、2011年、2017年三個時間段的甲狀腺疾病發病情況的數據。當碘過量和超足量時,可引起甲亢一過性增加、亞臨床甲減、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會隨著碘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臨床甲減的發生率沒有變化,目前未發現碘攝入量和甲狀腺癌的相關性[9]。

所以,碘攝入過量確實和某些甲狀腺疾病有關,原因可能有當地水源含碘高、食用富碘食物多、使用含碘藥物、早期的碘鹽含量也比現在高等等。目前很難確認這其中明確的因果關係是什麼,所以不能籠統地歸結為食鹽加碘,也不能籠統地主張限碘。畢竟我國大部分地區為碘缺乏地區,如果不特殊食用富碘食物,日常碘攝入量是不夠的,食鹽加碘措施依然有其必要性。

筆者在門診經常遇見患者來諮詢「是否應該限碘」,這表明確實有很多人擔憂這個問題。

剛才說了,「食鹽加碘」依然有必要,這是不應該加以限制的。那麼,應該限制的是什麼?

那就是對於已經發生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需要嚴格禁碘,只能吃無碘鹽,並且拒絕富碘食物,比如海帶、魚蝦;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者需要適當限碘,如果食用加碘鹽就要減少富碘食物的攝入,如果食用富碘食物就要減少碘鹽攝入;由於無論是碘過量還是碘缺乏,都會導致甲狀腺結節或腫大發生率的增加,因此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腫的患者,需要確認自己是碘過量還是碘缺乏,然後再限碘或補碘。

當然,從飲食結構上是很難判斷碘攝入是否過量,只有通過檢測尿碘才能做出判斷。甲狀腺疾病患者有做該檢查的必要,一般健康人群無此必要。

也就是說,沒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是不需要考慮限碘問題的,正常生活,膳食均衡就可以了。

總之,不要盲目補碘或限碘,甚至忌碘,特別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和正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嬰幼兒及兒童,過度限碘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本文編輯:zolazhang

想了解更多真相?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本文參考文獻詳見微信號「全民較真」發布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除了Ella說的尿失禁,生孩子還會出現便秘、長斑、下垂……

TAG: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