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堆乾草,憑什麼值7.6億?

一堆乾草,憑什麼值7.6億?

紐約蘇富比拍賣現場

據外媒報道,美國紐約當地時間5月14日,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乾草堆》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1.107億美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莫奈畫作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

莫奈《乾草堆》布面油畫 72.7x92.6cm 1890年作

2019紐約蘇富比春拍成交價:110,747,000美元

在這幅畫中,莫奈選擇巨大的乾草堆作為主題,藉以沿襲源遠流長的繪畫傳統,如米勒與巴比松畫派筆下所畫的法國鄉村及當地的郁蔥景色。

預展現場

然而,莫奈為這一傳統注入了新意。《乾草堆》系列不具軼事細節:沒有勞動的人,沒有在田野上行走的人,也沒有在天空中飛翔的鳥。藝術家簡化構圖,僅著眼於乾草堆本身、乾草堆的光影變化、天空以及地平線。《乾草堆》的畫面和煦壯麗,令平平無奇的乾草堆成為了印象派的藝術象徵。

莫奈《乾草堆》系列作品欣賞:

夕陽下的吉維尼乾草堆

乾草堆在法國秋季的鄉下隨處可見。1888年的一天,莫奈和女兒白蘭在吉維尼附近的山坡散步,突然注意到了這片被陽光照耀的乾草堆,他開始描繪不同時間乾草堆上光線的變化。最初,莫奈想得很簡單,光線對乾草堆的影響,不過是晴天與陰天兩種情況。

晴天的吉維尼乾草堆

陰天的吉維尼乾草堆

於是,他準備了兩塊畫布,一塊用于晴天表示陽光充足時的效果,一塊用於陰天表示柔和光線效果。後來發現,不論晴天還是陰天,光線都是隨時在變化,太陽快落山了,那絢麗的晚霞在乾草堆產生了非常奇妙的色彩效果,莫奈急於把它畫下來。

吉維尼附近草地上的乾草堆

雪地里的乾草堆

冬季陰天里的乾草堆

莫奈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每天不分晨昏早晚,都在畫這個乾草堆,出門時帶十幾塊畫布,隨光線或天氣的改變而一塊塊地換著畫。這些乾草堆,有中午烈日下的乾草堆,有雪後初霽的乾草堆,有清晨薄霧中的乾草堆,有黃昏薄暮時的乾草堆。

無論是漫長炎熱的夏日,還是白雪皚皚的冬日,晨曦微露的黎明,露珠搖曳的清晨,陽光正耀的正午,晚霞瀰漫的黃昏,莫奈細心的觀察著在不同時刻中草堆的變化,一天常常同時在幾幅畫布上作畫。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他有時來不及在調色板上調色,直接用原色在畫面上混合。

冬季早晨時的乾草堆

乾草堆,粉紅色和藍色印象

夕陽下解凍地面上的乾草堆

雪天里夕陽下的乾草堆

夏末早晨時的乾草堆

他在1890年10月7日寫給古斯塔夫·吉弗羅瓦的信中寫道:「我正在努力的工作,頑強地畫不同印象的草堆連作。現在太陽落山的那麼快,使我來不及跟蹤它。我畫得又那麼慢,這使我非常懊惱,然而越畫下去,我越清楚地看到,應該更多地工作,為了表達我正在尋求的東西———『瞬間』,尤其是籠罩著周圍,四處放射的光……」

秋季夕陽下的乾草堆

雪天早晨時的乾草堆

中午時陽光下的乾草堆

雪地里的乾草堆

白霜覆蓋的乾草堆

莫奈快速的捕捉光線下對象的色彩變化、空氣環境的不同,變換握筆的姿勢、筆觸的運動方向以及筆觸的輕重緩急、大小,大自然給了他無限的生命的激情,他狂熱的追求大自然中稍縱即逝的瞬間的印象。

霧天里夕陽下的乾草堆

太陽下霧中的乾草堆

日出時白霜下的乾草堆

在1912年7月7日另一封寫給古斯塔夫·吉弗羅瓦的信中:「我只知道畫,以此表達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感情,並且常常為了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覺,我完全忘掉了最起碼的繪畫法則,如果這些法則依然存在的話……這是經常發生的,也使我自己苦惱不已。」莫奈的創作理念是忘掉所描繪的物體,所關注的只是顏色,藍色、粉紅……如此,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固有色是土黃、暗部是黑色的草堆,在莫奈的筆下變的富有生命活力。

莫奈的這一組《乾草堆》就是為了證明:同一樣東西在不同光線下的不同效果。還可以看出印象派畫家的另一個曾經倍受眾人嘲笑的信念——影子也是有顏色的。莫奈在給一位作家朋友Gustave Geffroy的信中說,「我承認要想尋求和捕捉由於光的瞬時和不斷變化作用所包裹的外形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實上,莫奈做到了。

正如羅丹所說,所謂大師,就是他能從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現出美來。1920年莫奈在和馬塞爾·佩依的談話中說:「技法不斷地變化,而藝術總是藝術,它是大自然既獨特又充滿著感情的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一方硯台,一盞清茶,一弦錦瑟,一卷古韻,一顆素心
溥心畲竟然這麼皮!萬萬沒想到!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