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房價飛漲!蘇州出手了

房價飛漲!蘇州出手了

獲取更多資訊,記得把我放在星標里哦!

作者 | 周松濤

來源 | 首席財經觀察(meirijignji001)

房價從未像今天這麼糾結。

當所有人都以為市場已經偃旗息鼓,調控大潮已經落幕時,蘇州突然又出手了。

蘇州突然宣布

猝不及防!

5月11日,蘇州突然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補充意見」,加碼樓市調控,內容主要包括:

1、調整土地報價規則,將土地出讓報價條件從定值改為區間。將土地競價超過市場指導價10%(不含10%),需工程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預售許可的規定,調整為5~10%;將土地競價超過土地出讓市場指導價25%(不含25%)後轉為一次報價出讓方式的規定,調整10~25%。

2、新房限售,滿3年方可轉讓。區域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全域,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東起京杭運河、西至珠江路,南至竹園路,北至鄧尉路)

3、二手房限售,滿5年方可轉讓。區域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全域。

4、優化學位政策

5、新房銷售,實行人才優先購買政策。開發商要將50%-60%的住房優先出售給在蘇州工業園區就業,或者創業,但無自住房的人才。

消息傳來,輿論一片嘩然!

要知道,自317新政以來,樓市歷經2年的打壓,早已是寒風蕭瑟,所有人一致預期,市場即將進入拐點,20年的突飛猛進要結束了。

菏澤、廣州、珠海等眾多城市紛紛開始放鬆調控,維穩樓市。

卻不料,蘇州逆流而行,不僅不撫慰市場,反而加碼限售,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蘇州何以逆潮而動

實際上,蘇州此舉,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一直以來,蘇州對樓市的打壓,並不嚴厲,尤其是限購政策,不僅非常寬鬆,甚至幾乎形同虛設。

凡是有蘇州戶籍的家庭,都可以購買3套房,限制購買第4套,可謂是所有一二線城市最寬鬆的限購。

非蘇州戶籍家庭,只要提供「兩年內,累計一年納稅或社保證明,即可購買首套房」,而且只限蘇州市區、崑山市、太倉市,張家港和常熟並不限,可謂給炒房客大開方便之門。

如此寬鬆的調控政策,讓蘇州加碼調控有著更多的空間。

另一方面,寬鬆的政策,令蘇州樓市一路飆升,使得政府不得不出手遏制。

據安居客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以來,蘇州二手房價格已連續11個月環比上漲,特別是5月以來,環比漲幅更是擴大至4.74%,同比漲幅高達19%,秒殺全國所有核心城市。

與此同時,成交量也在不斷攀升,4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上漲達33%,同比更是高達57%,2019前4個月月均漲幅已達37%,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新房更是火爆異常,4月前三周,成交量分別達到了796套、1790套,1508套,市場上一票難求,置業顧問忙的不可開交,無法顧上每一個客戶,甚至到了要買房,必須托關係,否則很難買到的境地。

而賣方市場,開發商更是待價而沽,優先考慮全款付款的買房客。

其次,不僅是房價,蘇州的土地市場也異常火爆:

1月,蘇州2019土拍首秀,便賣出10宗土地,攬金達129.19億元;

2月,蘇州成功賣出7塊土地,吸金達98.25億元;

4月主城區出讓5宗土地,更是吸引了34家房企競拍,吸金達135.7億元,溢價率高達35%。

一時蘇州樓市一片繁榮,吸引各地炒房客瘋狂湧入,如果再不遏制,任由瘋漲下去,不僅可能會泛起巨大的泡沫,甚至可能引發全國樓市一片漲價風潮。

因此,蘇州出手,及時扼殺這一場炒作之風,幾乎在所難免。

未來還未漲嗎?

事實上,雖然蘇州樓市瘋漲,秒殺全國各大城市,政府也出手加碼調控了,但實際下手並不狠。

限售區域只限工業園區和高新區部分重點區,也就是新房只限兩個區域,二手房只限一個區域,並沒有覆蓋全市,大有把資金擠到非熱點區域的意圖。

而蘇州作為外向型經濟的典範,中國最大的出口城市之一,和深圳、東莞類似,以大量出口電子、機電設備為主,自那個男人一聲吼以來,經濟便一直壓力山大,大家都懂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甚至低於了江蘇的平均增速。

2018年,蘇州GDP增速只有7.38%,江蘇全省則達到了7.79%,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方向上,仍以穩房價為主,因此,不能對樓市打壓過於激進。

同時,蘇州規划了多個新城,入尹山湖、太湖新城等,並規劃,在未來幾年修建地鐵項目,使得一眾炒房客對未來園區規劃和地鐵項目等,造成的房價溢價,充滿期待,紛紛前來掘金。

未來,隨著長三角規劃的出台,蘇州作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無疑將再次迎來一次大利好。

這意味著,市場持續高漲的預期和相對溫和的調控,未來很難遏制蘇州樓市的繼續上漲,極有可能引發政府繼續加碼調控。

結語

樓市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自中央提出,一城一策,分類調控,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堅持住房不炒,完善長效機制,堅決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之後,房價大跌,幾乎已經沒有可能。

要知道,在經濟不景氣,毛衣衝突前景難料的情況下,穩字當頭,最重要的不是防止大漲,而是防止「大跌」。

當市場過快上漲,只會引來溫和的調控,當出現大跌時,也可能會出台穩市場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缺什麼,補什麼,越缺的東西,越需要調控。

蘇州通過限售打壓樓市,短期內形成一定壓力,但限的了一時,但限不了一世,市場終究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對於蘇州來說,未來恐怕並沒有結束,只會暫時的休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據局 的精彩文章:

烏鎮智庫:2018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
阿里研究院&畢馬威:智能製造報告

TAG:數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