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作者|洛弟

《何以為家》超神也好,《羅馬》無力也好,《撞死了一隻羊》中規中矩也罷,說到底,還是一個事兒:

文藝片在內地的完備宣發模式,什麼時候才能開發出來?

這事兒迫在眉睫,偏又急不得。

同屆同類不同命

為何「馬」比「羊」吃力?

《羅馬》的票房起步如此吃力,怎麼想都不該。

戛納系的《何以為家》剛創下令人瞠目的奇蹟,幾個月前,與《羅馬》同出奧斯卡的《綠皮書》與《波西米亞狂想曲》同樣成績驕人。

但《羅馬》可是從去年威尼斯一直火到今年奧斯卡啊。

金獅獎、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差點連最佳影片都抱回來。

作為海外文藝片票房與宣發利器的口碑營銷、獎項加成,它比誰都優越。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重要的是,片子是真好——這個好,不是藝術電影愛好者專屬的審美標準。

一般觀眾去看,也能滿足一定視聽觀賞性,並且能對故事內容與情感產生認同。

愛文藝片的人,覺得真好;對藝術電影興趣一般的普通觀眾,也能有所觸動。

可票房,還是比起初看似賣相不佳的《何以為家》差了太多太多,甚至跟國產文藝片、劇情片比起來都有點吃力。

上周五,《羅馬》與胡玫的京劇題材古裝片《進京城》同日上映,當天《進京城》單日票房182.6萬,《羅馬》收穫73.59萬,直到第二天周六才反超《進京城》。

而前不久上映的,同在上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的華語片《撞死了一隻羊》,首日票房159.9萬,是《羅馬》的兩倍有餘。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好片拿不到好票房,不止讓人為《羅馬》不甘心,還讓人為文藝片內地票房又捏了把汗:

經過各界共同努力,近兩年的內地文藝片票房,與從前早不可同日而語,可《羅馬》的票房成績,給人一種「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擔憂。

可以說,文藝片票房的驚喜與驚嚇,在短短的半個月同時襲來了。

比劇情,比口碑,比獎項,它們有的,《羅馬》都有,它們可能的「弱項」呢?

如果說情節過於嚴肅,《何以為家》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說呈現形式與觀眾有距離,《撞死了一隻羊》同樣不遑多讓。

小語種?《何以為家》以阿拉伯語為主,《撞死了一隻羊》全片藏語,發生在墨西哥的《羅馬》全程西班牙語加當地方言,情況也一樣。

網路資源泄露過早?可《何以為家》還叫《迦百農》那會兒,資源一樣滿天飛,我們認為「該看」的人,一樣早看完了。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也許是故事情節的非戲劇化,與檔期的綜合作用。

相比《何以為家》一個小孩的跌宕命運,《羅馬》以女傭與僱主的遭際,反映導演童年所經歷的墨西哥大時代,似乎戲劇性相對較弱。

而《何以為家》與《撞死了一隻羊》趕上的,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來襲,群雄束手,原定同檔期影片紛紛退避的情況。

兩部文藝片逆風而行,反而成了《復聯4》全速發力過後,觀眾在此之外的第二選擇。

而《羅馬》要對付的,是《大偵探皮卡丘》來襲,《復聯4》《何以為家》的餘威,以及體量接近的《進京城》《一個母親的復仇》夾擊。

可令人奇怪的是,《羅馬》的載譽,沒能讓它在複雜的形勢下,登上商業片之下,與文藝片競品之上的位置。

在文藝片的票房與宣發上,國際大獎到底算什麼?

文藝片「專有宣發」

保守不是壞事

其實,《何以為家》《撞死了一隻羊》與《羅馬》三部國際獲獎影片,在內地上映的宣發都相對低調,沒有什麼太「出位」的舉動。

當然,據負責《何以為家》國內宣發的路畫影視CEO蔡公明表示,抖音短視頻的集中轟炸,和微博大V的點贊,成為這次宣傳的特點,大量「短平快」內容,為票房做出了一定推動。

也許是經過某一些事例,文藝片的內地宣發不再病急亂投醫了。

蔡公明在今年北影節的「為何與何為——藝術電影論壇」上,總結《小偷家族》宣發的成功經驗時,提了這麼一句:

「特別有一點,我們做得確實比較到位,就是把它當做一個文藝片來做,並沒有當成一個類型片或者商業片來做。」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拿文藝片當文藝片做,其實是內地文藝片市場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必然趨勢。

蔡公明說,文藝片的影迷是很忠實的,對影迷的情緒與感受,要非常小心地把握。

一旦得罪了影迷,讓他們「受傷」或感到不適,影迷就很難為影片持續傳播口碑。

而文藝片的宣發,口碑營銷是重中之重,而口碑的傳播,原本就寄托在這批影迷身上。

蔡公明認為,這是個宣發定位問題:「更重要的是,把圈內的事兒做好,先別想出圈的事兒。」

一部文藝片,無論拿沒拿獎,參與了哪個電影節,宣發手段都必須維護影片的榮譽,而非以「非常手段」適得其反。

去年年底,入選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內地上映。

其宣發手段,由於「貨不對版」的定位問題,惹出了大事兒。

其結果,不僅僅是導演畢贛在影迷中的口碑,以及市場前景遭到極大挫傷,還在文藝片宣發領域掀起了波瀾。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當時麥特文化CEO陳礪志發文批評,基本道出了可能的影響:不顧市場規律,只圖一時之利的操作,會傷及整個市場。

今年文藝片宣發的低調,也許是這場波瀾帶來的「教訓」所致。

大家都認識到,過於冒進的「出圈」行動,會把「圈內」的觀眾得罪,沒了根基,全白給。

《何以為家》的下沉營銷,也是小心翼翼,無論是抖音短視頻,還是明星大V的安利,其內容大多數圍繞電影本身。

「生而不養」的原生家庭之過,「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的人生坎坷,成為推廣內容的集中要點。

最終,《何以為家》被「下沉」的力量助推,接過了《復聯4》第一波發力後留下的市場空間。

它像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現象,也是文藝片宣發在適度嘗試中,一次成功的案例。

但問題是,這種案例是否只適用於故事性強,賣點鮮明的影片?

像《羅馬》《撞死了一隻羊》一樣滿載榮譽,有視聽觀賞性,卻因故事性相對較弱,具備一定門檻的藝術電影,就該認命嗎?

也不全是。

「託管」或「放養」

皆非萬全之策

一部優質的文藝片,不論故事性強弱,票房前景如何,中國內地都為他們準備了共同的避風港: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

《羅馬》與《撞死了一隻羊》都是通過全國藝聯渠道發行的。

它們的上映本身,就印證了藝聯的功績與意義:為有藝術追求的影片尋找合適觀眾,為有藝術追求的觀眾尋找好電影。

作為一個由學術機構與電影市場自覺形成的保護機制,藝術電影的發行排片,都可以託管給藝聯,起碼做一個保底。

而這種「保底」剛剛完成了史上最出眾的佳績:《波西米亞狂想曲》以9868.3萬的成績,成為藝聯所發行過票房最高的電影。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但這種保護機制的操作,院線與市場也是留有活性的: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首日排片為5.8%,而《羅馬》首日排片僅有1.6%。

顯然,院線對片子賣相如何,有自己的考量,這份考量也體現在了排片上。

於是,這樣一種情況出現了:

對於那些「賣相不好」的藝聯發行電影,參與影院可能只會滿足藝聯規定的基本排片,即每天至少放映4場,且其中一場必須在黃金時段。

當然,很多影院連這一點也未必能保證,票房自然也就跟著下跌。

而近年的文藝片中,不少沒帶「藝聯救生圈」下水的,直接參与市場競爭,也贏得了不錯的成績。

路畫參與宣發的《小偷家族》《何以為家》都未通過藝聯發行,《地久天長》4506.4萬的票房,比影片沒走藝聯這事本身,還令人意外。

獲獎救不了文藝片票房,那誰還能?

當然,與之相對的,直面市場也會為宣髮帶來風險,比如下場參與宣發的畢贛、王小帥二位導演,幾乎把面子和人設一道搭進去,差點連最該保住的口碑都丟了。

沒法子,文藝片初入市場,誰都沒底。

但導演「作妖」與否,都不會影響影片在市場上的表現:這些故事性強的作品,該賣一樣賣。

走不走藝聯,拿不拿獎,終究只是輔助作用,特定的發行方式,適度的宣傳方式,都是一部文藝片在市場行走的「拐杖」。

而拐杖是手段,不是目的本身,它們的使命所在,是保護髮行順利與拍片份額,而非保護票房。

那「加成」較少,故事性偏弱的文藝片,就註定是血本無歸的賠本買賣嗎?

《羅馬》的國內宣傳方,卓然影業CEO張進,也早有自己的看法和打算。

他在「為何與何為——藝術電影論壇」上這樣說道:

「藝術影片在國外的發行,其實有非常多的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回本方法……但在國內,我們的環境沒有那個條件,(至少)目前這一分鐘,還不具備。」

他提出,可以採用分線、分時,或通過影展發行文藝片,也可以針對藝術電影改變既有的「檔期」觀念,去做長線發行:

「我覺得藝術影片不需要檔期,如果體系不能真正得到升級,觀影人群不能培養的話,藝術影片需要什麼檔期呢?我們去看畫展需要檔期嗎?不需要。」

大路不通走小路,小路沒得走,不還有飛機輪船嗎。

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現有的宣發手段,也許不足以達到讓藝術電影票房回本,乃至進一步增長的目的。

那就換個思路。

發行手段的多元化,變短期經濟效益為長線多種回報,也許是「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新的出路。

這些手段,現在沒有,市場早晚會讓它們出現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