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邱清泉為何堅決不突圍?理由是解放軍會自動撤走!

淮海戰役中,邱清泉為何堅決不突圍?理由是解放軍會自動撤走!

1948年12月6日下午,在解放軍包圍圈內的杜聿明在王莊邱清泉第二兵團司令部召集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如何辦。第十六兵團司令官孫元良提出突圍,獲得了眾人的贊同。杜聿明做出了突圍的軍事部署。

不料,突圍計劃正在實施時,卻被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叫停。

在這次淮海戰役中,在增援黃百韜時,邱清泉就一直不敢打,不願打,只是一味保存實力,坐觀成敗。12月2日下午進入蕭永地區包圍圈時,他又不和李彌協同作戰,嚇得神色慌張。可是為什麼在正式要進行突圍時,他偏要堅決反對「打出去」呢?

戰後,一些將領被俘後反思這場戰爭,認為杜聿明這次聽信邱清泉放棄突圍,完全是一個大錯誤,錯失了唯一的求生良機。對於邱清泉反對突圍的原因,眾人認為有兩個。

一是邱清泉認為解放軍屆時會「不戰而退」。

第9軍少將師長周蕃說:

「他(邱清泉)一直認為解放軍只能打10天,如果打到10天,仍消滅不了敵人,就會主動撤退。」

然而,邱清泉的這個看法,經過增援黃百韜作戰的失敗,已證明完全是主觀臆測,可是,他還是沒有醒悟。

在進入蕭永地區包圍圈後,他又判斷解放軍充其量不過能打到20天左右,仍然堅持已見說:「共軍過了20天,就會因糧食不夠,又擔心我軍增援,必然會和過去一樣自動撤退。如果能堅持20天,不被消滅,我們就能打大勝仗。」

這個理由好荒誕。

他竟然以此說服了主帥杜聿明。

邱清泉反對突圍的還一個原因,是他欲逃不能。

為什麼?

自從內戰開始,邱清泉氣焰囂張,不可一世,但實際上是挨打多,勝仗幾乎沒有。無論是蘇北、魯西、豫東的任何一戰,在戰略部署上,他無不是以主力取守勢,一部取攻勢,戰後,不論傷亡損失如何,只要沒被解放軍打垮,就捏造戰況,大肆宣傳。

1948年6月在豫東戰役中,他用這種戰法遲遲不進,斷送了區壽年兵團,被蔣介石給予記過處分。在徐州東增援黃百韜作戰時,他又用這種戰法,致使黃百韜全軍覆沒,因此,各方面紛紛指責他保存實力,坐視不救。接著,邱清泉奉命增援黃維,黃維沒有突出重圍,他又逃走。因此,這一次,他即使逃出了包圍圈,數罪併罰,蔣介石也不會放過他。

既然難逃一劫,邱清泉便死活反對突圍,和大家一起來個「幾敗俱傷」,最後被援軍救出去時誰都是「支離破碎」,老蔣就誰(包括他邱清泉)也沒辦法去「嚴懲」了。

邱清泉一方面怕死,一方面又不敢逃,也沒有作死的打算,只是把希望寄托在20天後解放軍自動撤退的幻想上。甚至,他還對手下親信說:

「即使將來真正總崩潰,幾十萬散兵游勇如潮水般地向外流,魚還會有漏網的,難道我們就不能混出去嗎?我們打敗了,還可以到大別山去打游擊呢!」

由於邱清泉的反對,杜聿明大軍失去了突圍的機會,幾十萬大軍最後全部覆滅,邱清泉也沒如原來設想的那樣成為一條漏網之魚,斃命於總崩潰的戰場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此中將是李克農的接班人,多數人對他很陌生,敵人當面也抓不到他
愛豪飲的戴笠,喝酒前有一個習慣,被稱夠朋友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