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送首位女宇航員登月,NASA的最大難題是人類本身

送首位女宇航員登月,NASA的最大難題是人類本身

50年前,美國「阿波羅」號登陸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50年後的今天,美國計劃重回月球,而新登月計劃的名稱也終於在13日敲定——「阿爾忒彌斯」(Artemis)。

在希臘神話中,阿爾忒彌斯是月亮女神,也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兄妹。這不僅與首次登月計劃相呼應,也暗示著NASA的一項新目標——最快2024年,NASA將送一名男性宇航員和一名女性宇航員登陸月球,而後者將是首位登月的女宇航員。

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我覺得『阿波羅』登月50年後,『阿爾忒彌斯』將一名男性和首位女性宇航員送上月球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第一位登月女宇航員的出現將激勵新一代的年輕女孩。」

儘管「阿爾忒彌斯」計劃剛剛命名,但NASA已經開始研發在繞月運行的「月球中轉站」(Moon Gateway)上使用的「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和能前往太空深處的載人飛船「獵戶座」(Orion)。當然,NASA還需要研發很多包括月球登陸器等新的硬體。這一次,它與多家商業航空公司成為合作夥伴,比如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就剛剛公布了一款名為「藍月」的登月飛行器。

「藍月」飛行器能將3.6噸的物體帶到月球表面。

然而,對NASA而言更重要的是獲得國會對預算的審批。在公布新登月計劃的同時,NASA和白宮提交了一份16億美元預算的申請。而在此之前,特朗普已經幫NASA申請了210億美元。


長居月球,NASA遇上了世紀難題:人體

這一次美國下血本重回月球可不只是為了插上旗子留下腳印,而是「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可重複使用的月球系統」。NASA局長布里登斯廷表示,該系統包括支持人類居住、工作以及燃料生產的設施,並將不斷對它們進行改進,以便將這些技術搬上火星。

當然,當初留下的可不只是旗子和腳印,還有96包裝有排泄物的尿布……點擊閱讀《50年前阿波羅號留在月球上的「尿布」,科學家要去取回來》

以月球為踏板沖向火星,讓人類在太空走得更遠留得更久,NASA的想法也是不少企業和個人的夢想。但是,人類的身體為在地球生存進化了幾十萬年,當這樣的人體搬上無重力的太空,會發生什麼情況?

太空對人體的影響。

在沒有大氣遮擋的月球和火星,宇航員承受的太陽輻射約為地球上的數百倍。根據好奇者火星車傳回的數據,單程火星之旅中的輻射大約是核發電站工人年度輻射上限的15倍——還好並不致命。

唯一承受如此大輻射的人只有「阿波羅」號宇航員,但那時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基因檢測。所以,太空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仍是未知的,包括是否影響生育能力(這也是此前在選拔女性宇航員時優先考慮已婚已育的原因之一)。宇航員在保持健康的情況下所能承受最大輻射強度也是一片空白。

那麼,太空生活多久是人類的極限呢?2015年,NASA啟動了「雙胞胎」計劃,派雙胞胎宇航員中的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國際空間站待了近1年的時間,並在他回地球後研究他的變化。據此前報道,斯科特的身高變了,就連基因也發生了突變,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斯科特的認知水平也在不斷波動。

回到地球後,斯科特的認識能力降低了——而在太空時這一水平甚至升高了。就連他的醫生也不明白,為什麼他需要這麼久來恢復認知水平,太空輻射、壓力以及長時間在封閉空間生活都有可能成為原因。

長期太空生活是否會帶來精神和心理問題,也是科學家們需要破解的謎題。設想一下,當未來宇航員花費1年的太空旅途抵達火星,走下太空艙的他卻已經不再是受過訓練的精英,他還值得信任嗎?

以上所說的,只不過是NASA科研人員的眾多「未解之謎」的小部分。人類進入太空已有近60年,而關於太空生活對宇航員身體的影響研究才剛起步。在NASA網站上,人們可以看到「空白點」(Gap)這一欄,裡面233個條目全都是人們對於太空的疑惑。從月球塵土的毒性到人際關係對宇航員身心健康的影響,亟待破解的問題還有太多。


iWeekly

登陸火星的7種死法

雖然太空旅行和定居外星球仍然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但亞馬遜、藍色起源CEO貝佐斯以及特斯拉、Space X的CEO馬斯克都認為,人類應該成為一個跨星球物種。不過,他們一定不想當那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美國網站VOX曾詳細圖解了登陸火星的7種死法,小編看過後覺得,當個地球人挺好的,跨星球這種事情還是留給超級英雄吧。

死法一:火箭發射出現事故爆炸,還沒離開地球就「駕崩了」。

死法二:飛船上的你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太陽輻射,猝死。

死法三:飛船沒能穩穩地降落火星,上演火星版「俄航迫降事故」。

死法四:零重力狀態讓你的骨骼和肌肉散架了……

死法五:你的宇航服和面罩發生泄漏,而火星空氣無法呼吸。

死法六:火星的土……有…毒!

死法七:當你挺過一切危險,卻被你的同伴逼瘋。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BAFTA電視獎揭曉,《殺死伊芙》破格成大贏家
以色列史上在位最長總理誕生,下一步要怎麼走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