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歸還學校懲戒權是改善未成年教育問題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歸還學校懲戒權是改善未成年教育問題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近年來,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一度是輿論熱議的話題。造成這方面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學校教師的懲戒權被逐步剝奪,老師不敢管,不能管,無權管;一方面是網路社會不利於青少年成長和三觀引導的文化傳播和滲透;更重要的一方面,還是家風道德傳承和家庭影響和引導孩子的方式,由於溺愛,或缺愛等造成的心理和性格問題。

?

歸還學校懲戒權是改善未成年教育問題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無論學校和家庭,對孩子教育都是應該有嚴有愛,有獎有懲。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導致孩子在無管教環境中隨意成長,難免滋生他的自以為是,叛逆心理,陋習和不良習慣更容易養成並無能糾正。

就是給了學校的懲戒權,是否學校就可以合理的積極去使用懲戒權呢?由懲戒權造成的其他可能後果,誰又來承擔呢?誰又願意承擔呢?孩子們脆弱的心理和叛逆的性格,一旦出現不可逆嚴重後果,家長會讓學校吃不了兜著走,社會輿論也會紛紛譴責。學生是玻璃心,惹不得,由於老師的批評和教育造成學生自殺跳樓的事都曾有報道,讓教育者也是心有餘悸,教育孩子也只能畏畏縮縮。

而社會上個別不良文化的侵蝕,對孩子成長錯誤的引導,包括暴力傾向,佔有慾望,霸權榮耀等,更多的還是校外問題,家長監管責無旁貸,也可謂任重道遠。

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堅強的性格,做事做人的道理,感恩厚德,尊人愛人的品格,只有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學校的懲戒才不會招來是非橫禍,才敢懲戒,才更有利於給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教育孩子,不僅僅在教育,而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而家長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讓懲戒權回歸學校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很好。但還不足以解決未成年成長問題和矛盾,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