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胤禛和胤禎,滿文讀音寫法相同,康熙駕崩,雍正只宣布了滿文遺詔

胤禛和胤禎,滿文讀音寫法相同,康熙駕崩,雍正只宣布了滿文遺詔

雍正繼承帝位的合法性一直是歷史學者爭論不休的話題。但現在大部分學者已經認為胤禛即位乃合法正統,沒有像流傳的弒父矯詔之嫌疑。

但有一個問題學者卻始終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那就是為何雍正帝的名字胤禛與同胞弟弟十四阿哥的名字胤禎如此相似。首先體現在漢字上,胤禛和胤禎乍一看十分相似,仔細一看,還是有區別,是兩個不同的字,但讓人不解的是,雖然禛和禎是兩個不同的字,但兩個字的讀音卻一模一樣。作為大清的兩位皇子,雖然只有父皇敢直呼他們的名字,但兩兄弟的名字的讀音一樣也是令人感到奇怪。

康熙

有人會說胤禛和胤禎的漢字讀音一樣,而滿語不一樣。康熙即使稱呼他的兒子們,人家也是用滿語稱呼不會使用漢語。這一說法說的沒錯,康熙直呼其皇子名字的時候,會用滿語而絕不會使用漢語。這就是像,皇帝對滿臣說滿語,對漢臣說漢語,對蒙古大臣說蒙古語一樣,對於自己的皇子一定會說滿語,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讓人更吃驚的是,禛和禎兩個字在滿文上不僅讀音一樣,就連寫法也是一樣的。在聖祖的遺詔中,不僅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的滿文字樣,還有一段用滿文寫了幾句話: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然而在遺詔中,胤禛的禛與崇禎滿文的寫法是一模一樣的。這也就是說,雍正皇帝的名字胤禛和十四弟的名字胤禎滿漢讀音都一樣,而在滿文的寫法上是一樣的。以滿文來看,兄弟兩人的名字就是徹底的重名,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普通人尚且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尊嚴的皇家會出現這種荒唐事。可以說絕對不會。

張廷玉

清朝皇子們的命名和序齒的過程,是賜名之例,由宗人府奏請。奉旨後,內務府知會宮殿監,宮殿監奏交內閣擬嘉名,具折呈覽。恭候欽定後,宮殿監知會內務府,轉行宗人府登記,之後會別載入《玉牒》。其中由內務府、宮殿監、內閣、皇帝本人、宗人府曾曾把關,難道雍正的名字和十四弟的名字能如此巧合的相同嗎。這種事可以說千年不遇。

更讓人懷疑的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夜,清聖祖崩於暢春園。而聖祖的遺詔,根據《世宗實錄》記載,是在三天後的十一月十六日公布的。但我們知道十六日這一天只宣讀了滿文遺詔,並未宣布漢文遺詔。雍正為何要在三天以後才宣布滿文遺詔,這不僅讓人產生極大的懷疑,是否滿文遺詔是偽造的。而漢文遺詔更是到了七天之後才宣布,詔書明明寫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臨終當日,雍正為什麼當時不予以公開。三天和七天的時間,足以偽造出一份滿文遺詔和一份漢文遺詔。

假遺詔

而偽造遺詔的人到底是誰執筆的呢,不由得讓人想起那個有清一代唯一配祀太廟的張廷玉。張廷玉能享受如此殊榮那可是雍正皇帝的遺言。配祀太廟那可是人臣殊榮之極,比賢良祠、忠昭祠等級要高很多,比曾國藩那個「文正」的謚號還要殊榮。太廟的祭祀那是清朝的大祀,皇帝都要親自去祭拜。其他的那都是中祀和群祀,等級就要低了,皇帝可去可不去,群祀一般是官員代替祭祀。甚至在當時連至聖先師孔子都才是中祀,可以看到張廷玉配祀太廟地位之高。

雍正

雍正能在遺言中讓張廷玉配祀太廟,似乎是在報張廷玉的大恩,而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當年替雍正矯詔,能讓其在九子奪嫡中險中求勝。乾隆時期,張廷玉一度對自己的能否配祀太廟產生懷疑,因為乾隆一直不提,並且在前朝漢人無一人有資格獲此殊榮。即使與清朝世代聯姻的蒙古王公,當時也僅有一位,還是康熙的女婿策棱。當然後來,還出現一位,他就是無人不知的僧王僧格林沁,有清一代,蒙古所有王公中只有這兩位。甚至後來數次救過嘉慶皇帝性命的蒙古超勇親王拉旺多爾濟,也是嘉慶的姐夫,都沒有享受到配祀太廟的資格。可見,能享受太廟可以說是無上的榮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陰謀,把最丑小姨子強嫁最猛弟弟,造成弟弟一輩子心理陰影
大清三兄弟,合力大戰李自成,福報不息,澤被後世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