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CME頻掃射 大磁暴臨地球

CME頻掃射 大磁暴臨地球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作者:李志濤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環境態勢感知技術重點實驗室

2019年5月14日,地球再次爆發大地磁暴,地磁Kp指數出現1個7、1個6(Kp指數範圍為0到9),地磁Ap指數達到了36,是今年以來最強的地磁擾動事件。而地球上次發生大地磁暴,則要追溯到2018年「中元節」事件期間的8月26日。

圖1 5月14日的大地磁暴

(圖片來源:https://www.swpc.noaa.gov/)

事後分析認為,本次大地磁暴的「元兇」是太陽上的活動區AR2740。它在5月10日爆發的B2級耀斑伴隨有日冕物質拋射(CME)。當CME中的大量高速等離子體雲經過日地之間3天多的奔波後,於13日晚到達地球附近,引起地球磁場的劇烈擾動,導致了這次地磁暴的發生。

圖2 5月10日爆發的耀斑

(圖片來源:https://sdo.gsfc.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由於此次爆發正面朝向地球,SOHO衛星正好在日地連線上,而STEREO-A與太陽連線和SOHO衛星與太陽連線存在約100度的夾角,所以STEREO-A衛星比SOHO衛星監測到的CME更加明顯(圖3)。

(圖

片來源:https://stereo-ssc.nascom.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圖4 SOHO衛星監測到的CME

(圖片來源:https://sdo.gsfc.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面對這次CME爆發,國內外的空間天氣事件預報專家們踴躍而上,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太陽風和地磁暴預報結果(圖5),大部分預計高速太陽風會在5月15日到達地球,普遍認為會引起明顯的地磁暴。

圖5 5月10日CME引起的激波和地磁暴預測

(圖片來源:hhttps://kauai.ccmc.gsfc.nasa.gov/)

最終,高速太陽風卻急匆匆地於5月13日晚上便迫不及待地來到地球(圖6),最快速度達到550km/是左右。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空間天氣事件的預報難度確實比較大。

這次CME對地球磁場造成的結果是:5月14日,地磁Ap指數達到了36,標誌極光活動水平的AE指數達到1800nT左右,Dst指數達到-65nT左右。

圖6 5月10日CME在5月13日到達地球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圖7 5月14日的AE、AL等指數

圖8 5月13日-15日的Dst指數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進一步回顧,我們發現AR2740實在不簡單,生命力非常頑強。它雖然於5月3日轉入可視日面,但並不是日面上最近新生成的活動區。

實際上,它在3月20日就在日面生成,當時編號為AR2736,於3月24日轉出可視日面;隨後於4月7日重新轉入可視日面,編號為AR2738,於4月19日轉出可視日面;直到5月份再次轉入可視日面。

圖9 AR2736、AR2738、AR2740

(圖片來源:https://sdo.gsfc.nasa.gov/)

截至目前,這個活動區在日面上存在了50多天,最大時達到了400個太陽面積單位,磁類型最複雜時為Beta-Delta型,先後產生了三波耀斑。其中,在3月下旬產生了一些C級耀斑、在4月下旬產生了一些B級耀斑,一直沒有引起地磁暴。

圖10 AR2736、AR2738、AR2740產生的耀斑情況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直到5月份,截至5月10日,該活動區再次爆發了多個C級耀斑。其中5月3日的C1級、6日的C2級耀斑均伴隨有CME。

圖11 5月3日C1級耀斑伴隨的CME

(圖片來源:https://stereo-ssc.nascom.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圖12 5月6日C2級耀斑伴隨的CME

(圖片來源:https://stereo-ssc.nascom.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其中,5月3日C1級伴隨的CME拋射方向太偏,噴發的物質沒有朝向地球,沒有引起地磁暴;6日C2級耀斑伴隨的CME雖然也是一個偏暈CME,但仍有部分拋射物質到達了地球,在11日引起了小地磁暴。

圖13 5月11日的小地磁暴

(圖片來源:https://www.swpc.noaa.gov/)

此外,在5月6日,日面背後新生的活動區AR2741也轉入可視日面,面積最大達到了170個太陽面積單位,磁類型為Alpha型。

圖14 活動區AR2741

(圖片來源:https://sdo.gsfc.nasa.gov/)

截至5月15日,AR2741雖然沒有產生C級及其以上級別的耀斑,但在12日和13日分別產生的兩個B3級耀斑,都伴隨有朝向地球的CME。預計這兩撥CME將在16-17日引發地磁暴。

圖15

5月12日的CME

(圖片來源:https://stereo-ssc.nascom.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圖16

5月13日的CME

(圖片來源:https://stereo-ssc.nascom.nasa.gov/,gif文件作者自繪)

綜上可見,雖然我們現在處於第24太陽活動周的太陽活動低年,太陽活動水平較低,太陽上很少有什麼大的爆發活動。但是,近期太陽上的兩個活動區AR2740 和AR2741仍然非常活躍,持續爆發了一些小耀斑(C級和B級),並像是機關槍一樣不斷地向外拋射日冕物質(CME),主要成分是高速高溫的等離子體。如果這些噴射物質能夠到達地球附近,就會快速衝擊地球周圍的磁場,我們就得享受地磁暴盛宴了。當然,也是看極光的好時機。

圖 17 美國密歇根州5月14日拍到的極光

(圖片來源:http//www.spaceweather.com)

是不是覺得這篇文章專業性較強呢?歡迎大家多多提問,我們將會在留言中互動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問:當年鎖定和跟蹤東方紅一號衛星用到了衛星上的什麼設備?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