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十五歲還不識字,十七歲才讀書,卻比陶淵明、柳宗元還厲害

此人十五歲還不識字,十七歲才讀書,卻比陶淵明、柳宗元還厲害

這首詩你可能不知道,但卻是讀了就能記住,讀了就會喜歡!

元結這個名字,我們可能都覺得陌生,因為他的作品多已散佚。但是,在唐代的文壇上,他的地位卻是很高。元結的詩多為古風,質樸淳厚,平淡自然,雄健遒勁,譽與陳子昂、陶淵明並提;文章短小精悍,筆鋒犀利,意象超拔,發人省醒,被看作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的先驅。

陶淵明

我們知道,唐朝的很多詩人都曾是神童。李白「五歲通六甲」,李賀七歲成詩,他們十五歲時都已經名滿天下,以詩會友了。但元結不然,他十五歲還不曾識字,十七歲才開始折節讀書。天寶年間考中了進士,也做了官。「安史之亂」爆發,元結奮力抗敵,連敗叛軍,保全了十五座城池免遭塗炭,這可不是李白「為君談笑靜胡沙」的紙上談兵。一介書生,能「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實屬不易。

元結為官又很愛民如子。他在任道州刺史時,「安史之亂」剛剛結束,道州人口由戰亂前的四萬戶,銳減到四千戶,真是十不存一。但朝廷卻催征繁重的徭役、賦稅,更下了死命令——若收繳不力,將革職查辦。關鍵時刻,元結寧願罷官,也要保護百姓,並做《舂陵行》明志。他的這一義舉受到杜甫等大批文人的讚賞,稱他讓「萬物吐氣,天下少安」。

元結不但抗敵一馬當先,為官愛惜民意,同時也是個怡情山水,很有生活情趣的樂觀達人。

《石魚湖上醉歌》

唐·元結

漫叟以公田釀酒,因休暇,載酒於湖上,時取一醉。戲醉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偏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於君山之上,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坐以散愁。

石魚湖就在道州,本就是一個很不出名的湖。因水面上有塊像魚一樣的大石頭而得名。這塊石頭上面有一部分凹陷,裡面可以藏酒,石頭周圍還有一些小石塊,可以當座位坐人,小船也可以在湖面與石魚間穿梭來往。所以,元結有空兒就在這裡擺場子,呼朋喚友,飲酒作樂,好不熱鬧。

這首詩之前,元結還做了個序。大意是:我拿公田的米釀了些酒,然後把酒運到石魚湖藏在石頭裡。休息時就來喝,喝到微醉時,我就伸長胳膊到石魚中拿酒,再讓小船載著酒分給坐在石頭上的朋友,讓他們和我一醉方休。此時,我就感覺像在洞庭湖,身倚巴丘,在君山上舉杯,朋友們坐在洞庭湖邊,小船在風浪中來來往往,為大家添酒,於是作了這首醉歌,歌詠此事。

其實就是普通的小湖,普通的景緻。但是,經過元結的改造和整理,再加上文人豐富的想像,就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彈丸之地,「變」成了馳名天下的浩蕩洞庭。

全詩四句話,四層意思,題為「醉歌」,全詩皆「醉」意盎然。

一、 寫山水之美。

一個小小的石魚湖,在我看來就是洞庭湖,夏日湖水上漲,石魚就像君山樣蒼綠。把石魚湖比做洞庭湖,把石魚比做君山,詩句淺顯,夏日少有的清涼撲面而來,讓人感覺清新愉悅。

二、 接著寫人。

徜徉在山水間的是些什麼人呢?是一群酒徒。他們以山谷當酒杯,拿湖水作酒池,團團圍坐在湖中的小島上痛飲狂歡。良辰美景,賞心悅目,意氣相投,指點江山,真是愜意至極。

三、 儘管天不作美,連日風雨,白浪滔天,但這些又能算得了什麼呢?小船仍然乘風破浪,把酒送到酒徒面前。和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

帆濟滄海」相比,人家那是人生價值的追求,但元結這裡確是「乘風破浪」的送酒,顯得太沒有積極、深刻意義了吧?其實,「乘風破浪」地送酒,就是「乘風破浪」地追求快樂,這就是元結的人生豪情,這就是元結的人生態度!

四、 此時的主人手拿長瓢,穩坐於巴丘上,為客人們一一斟酒,盡情暢飲吧!把平日的愁悶都驅散掉!

這裡不是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般豪放;也不似李賀「玻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樣奢華,這裡是平常的,甚至有些寒酸的。但卻是最真實的情感,最快樂的感受。而這種「愁」也絕沒有「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憤懣;更不是「酒不到劉伶墳上土」的悲涼。縱觀全詩,哪裡有愁,就是有,那「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愁,「輕」愁,這種愁來得快,也散的快。人都有這樣的「小」愁,也才有這樣的小快樂,也才有這樣的真快樂。與友同樂,與民同樂,這就是元結快樂的人生!這就是元結曠達的情懷!

這首詩以白描的手法,勾勒景物,無需辭藻,未用雕琢,語言樸素,感情真實,充滿情趣。句型與語氣,取之於民歌,句句換韻,朗朗上口,方便記憶。真是讀了就能記住,讀了就很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火車頭 的精彩文章:

繪畫家天才,畫畫只用針筆,一幅的《神秘的東方》讓人稱奇!
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充滿著盛唐的豪情,被贊為「無暇之璧」!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