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對於血壓和尿酸,腎病患者常犯的錯誤,你有沒有犯過?

對於血壓和尿酸,腎病患者常犯的錯誤,你有沒有犯過?

腎病患者關注尿蛋白、潛血、肌酐、水腫等癥狀,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但對於血壓和尿酸,有幾個常見的認識誤區,你出現過嗎?


高血壓只有腎衰患者才有?

高血壓只有腎衰患者才有?

雖然高血壓是腎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但很多患者認為只有到了腎衰階段才會出現高血壓。理由倒也挺才充分,他們認為只有到了腎衰階段,腎小球毛細血管出現大面積淤塞,才會引起血壓升高。

這種看法雖然正確,但是有些片面,因為沒考慮到「慢 急」的情況。

所謂「慢 急」,是慢性病較為常見的現象,指的是由於某些原因(比如急性感染、中毒、急性併發症等),導致原本平穩發展的病情突然加速發展。對於腎病來說,通常表現為突然出現高度水腫或者血肌酐突然升高。

尤其是後者,如果沒有仔細診斷,很可能會誤診為進入了腎衰階段。

此時,血壓也是有可能升高的,而且很可能並不會隨著急性進展原因的消除而恢復,原因可能是腎小球毛細血管萎縮引起了腎性高血壓,也可能是由於引發了全身血壓升高進而造成腎小球內壓升高。

總之,高血壓可能發生在腎病的任何時期,雖說炎症反應階段較少出現,但也需要引起重視。


尿酸升高無所謂嗎?

尿酸升高無所謂嗎?

在腎功能化驗單上,尿酸遠遠沒有肌酐、尿素氮那麼顯眼,甚至有人認為「哪個腎病患者的尿酸不是四五百?只要肌酐沒升高,就無所謂。」

但事實是,尿酸對腎功能的反映比肌酐更加靈敏,尤其是早期的輕微腎損害,肌酐尚未升高,但尿酸卻可能會出現明顯升高。

更重要的是,長期尿酸偏高,很容易因過度飽和而析出尿酸結晶,這些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就會引起痛風。如果是腎臟,一般會沉積在腎小管,引發腎小管損傷,這比腎小球損傷治療難度更高。

學會觀察腎病

學會觀察腎病

觀察腎病,不只是學會觀察化驗單,更要學會觀察那些「邊緣性癥狀」。

很多腎病患者不明白,醫生為什麼那麼關心晚上睡得怎麼樣,或者最近一段時間飲食有什麼變化。

至於是否經常頭暈、關節有沒有出現異常、有沒有心慌心悸的感覺等等,就更不在話下了。

由於腎臟肩負著凈化血液的重要任務,所以腎病絕對不能僅僅看做是「腎臟損傷」,一定要把它當做全身性疾病來看待,就像其他慢性疾病那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博士Dr 的精彩文章:

腎病醫生:大部分患者都會經歷的三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腎病治療要分清主次矛盾,不要只盯著蛋白和水腫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