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羅鍋與和珅的三大區別,揭開了兩人不同命運

劉羅鍋與和珅的三大區別,揭開了兩人不同命運

影視劇中的劉羅鍋,原型是乾嘉年間的劉墉,他不是狀元,也不駝背,是著名的文人,曾官拜內閣大學士。劉羅鍋與和珅,同為朝堂閣老,可兩人同路不同道,面和心不合,境遇也是天差地別。

劉墉


兩人的出生與仕途

劉墉出生於「進士專業戶」,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朝的進士,祖父劉棨是康熙朝的進士,父親劉統勛是雍正朝的進士,自己靠著祖上的恩蔭,以舉人身份參加科舉,也考中進士。

在仕途起步階段,劉墉走的是中國最常規的科舉之路,而和珅就相對有點「另類」。和珅沒考上舉人,但考進咸安宮學,相當於今天的清北大學。

和珅

畢業時的和珅,已經精通滿、漢、藏、蒙四種語言,這在當時難得的稀缺人才,也是日後平步青雲的一項重要技能。

和珅憑藉關係,走後門當上宮廷侍衛。在乾隆南巡途中,和珅受到皇帝賞識,從此人生就像開了外掛。短短几年,就從一個侍衛奔到內閣,入值軍機處。

相比和珅非常規的「坐火箭」,劉墉的常規仕途就如同「蝸牛速度」,從基層干起,在地方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歷經宦海浮沉。

劉墉

乾隆晚年時,和珅是朝堂炙手可熱的大臣,遍地都是黨羽,說話一呼百應,杠杠的「二皇帝」,甚至比「兒皇帝」嘉慶還有影響力。劉墉直到嘉慶二年,才被勉強授予體仁閣大學士,不管是受寵程度,還是官職,與和珅都不是一個級別。


兩人的才華與財富

和珅不管在歷史上還是民間、戲劇中,都是以「貪」而聞名,這是不容否認的實事,永遠也沒法翻案。

唯一有爭議的是,和珅到底貪了多少。幾億兩可能有點誇張,因為當時全國流通的白銀都沒那麼多,保守估計千把萬是有的。而劉墉是以清廉聞名於世,即使貪,最多也就占公家一點小便宜,在財力上與和珅真沒法對比。

和珅

劉墉在書法史上是地位的人,「濃墨宰相」可不是吹出來的,傳世墨寶可謂價值連城,隨便一副字畫都能驚動拍賣行。歷史評價劉墉:「墉工書,有名於時」,可見他在當時就已經是國學大師。

和珅詩、詞、歌、畫不差,可惜用錯了方向,用在迎合乾隆的興趣上面。在才學深度上,和珅只能算「附庸風雅」,與劉墉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兩人的下場

和珅在位時,享盡榮華富貴,財富富可敵國,與劉墉形成鮮明對比。然而,諷刺的是,和珅下馬後,劉墉負責「和珅案」,但劉墉沒有落井下石。和珅本來該被「凌遲」,劉墉還為其求情,最後,和珅在家中一條白綾見了先帝。

劉墉

劉墉直到晚年才走上輝煌,最後八十五歲才壽終正寢,去世後還被追贈太子太保。就下場而言,劉墉算是功德圓滿,和珅就如同被颱風吹上天的豬,後來颱風停了,豬從高空墜地。

和珅與劉墉,不能完全用是非黑白來定義。和珅只是那個時代官場上的一個縮影,和珅背後的「小和珅」多如牛毛,即使是劉墉,也做了一些隨波逐流的事情。

和珅

這是由當時的大環境所決定,滿清尤其是乾隆朝大興「文字喻」,這就如同抽掉了知識分子的脊樑,讓那些文人士大夫失去獨立人格與思想,要不如和珅一樣唯利是圖,要不如劉墉埋首故紙堆研究考據書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如果和珅、阿桂、劉墉和福康安4人聚餐,座位順序該如何排?
清代科舉中的作弊與反作弊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