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Uber有疾

Uber有疾

帶著資本的意志,新興行業的期許,全球「最有價值」的創業科技公司Uber,在上周五進行了公開募股。在以每股42美元(低於每股45美元的首次發行價格)開盤後,噩夢也隨之而來。

截至上周五收盤,Uber股價跌至41.57美元,然而這一輪下跌遠沒有結束。


興於資本助力,跌於盈利無期

當地時間周二,Uber股價收於39.96美元,此前的交易價格曾跌至最低36.85美元。作為無數資本推動樹立的行業標杆,此前Uber一直被視為超級「獨角獸」。這一稱謂被用來代指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創業企業,而Uber在IPO之前的一系列變化卻讓外界有些詫異。這家企業一度被投行給予了1200億美元的超高估值,即便在IPO前夕,估值900億到1000億美元聲音也不絕於耳。

最終,Uber的市值約為670億美元,以42美元的價格拉開交易序幕。對於一家從未盈利的創業公司來說,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是事實上,在其上一個報告季度,也就是2018年Q4,Uber的虧損已經超過8億美元。

該公司的投資人或者支持者樂於談論其估值曾高達1200億美元,然而這僅僅是Uber發展的一個輝煌蹤影。Uber以每股44美元或更高的價格向私人投資者出售了大量股票,目前它的交易價格跌到了38美元。誰成了接盤俠?

從2015年5月起,Uber就在私募市場以40美元或更高的價格向風險投資者出售可轉換優先股,如今所有Uber的投資者都在賭他們的股票未來是否可以盈利。可能唯一的例外是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它在2018年1月的一項交易中收購了Uber共計92.5億美元的股份,並且表示會作為長期戰略投資。

作為Uber的最大股東,軟銀集團對這個網約車服務巨頭的上市原本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在Uber令人失望的IPO揭幕之後,軟銀的股價也一直隨著Uber的下滑而不斷下滑。自上個網星期五上午Uber開始交易後,軟銀集團的股價目前已經下跌了14.4%,從11700日元(約合106.69美元)跌至10020日元(約合91.37美元)。在2018年初,軟銀集團成為Uber的投資者之後,曾預計會從後者IPO後獲利30億美元。

在IPO兩天後股價繼續下跌時,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洛夫沙希(Dara Khosrowshahi)也出面對員工進行安撫,「就像所有的過渡時期一樣,企業有發展頂峰同時也會有低谷時期。」他還表示,希望員工們能關注長期發展,同時指出腦闊Facebook和亞馬遜在IPO後都曾有暴跌和反彈的情況出現。

從輿論的角度來看,Uber在IPO之後的暴跌與競爭對手有著類似的原因。自3月份IPO以來,Lyft在資本市場上也遭受了類似的跌跌不休。無論如何,Uber的股價顯然沒有達到IPO前各方的預期,這對Uber來說將是一個艱難的時刻。

最關鍵的是,網約車行業的「故事」已經不再吸引人,而遙遙無期的虧損狀態卻是不爭的事實。


發展隱患眾多,虧損令人不安

Uber的持續虧損令外界感到不安。

去年全美約83%的公司在IPO時都沒有盈利。幾年前,那些剛剛起步的創業企業已經轉變了一種風氣,就是允許創始人從自己被吹捧的初創公司中提前獲利。而這些初創公司實際上缺乏持續發展的能力,Uber應該也不例外。

隨著Lyft和Uber的先後上市,一個明顯的問題已經暴露出,那就是司機對他們的工資不滿意,而這些網約車企業的生存離不開司機。

司機們應該是作為承包商存在的,他們的小時工資也基本上處在全美最低的水平,而且他們的汽車磨損只會增加社會和經濟的負擔。前不久,一些司機已經通過一個短時間的「Uber IPO日」罷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並希望通過此舉獲得更高的薪酬。

根據路透社5月14日的最新消息,美國勞工局(U.S.Labor Agency)法律總顧問發表了一個結論,Uber的司機是獨立承包商而非僱員。這個結果似乎是Uber的一次小小勝利,即便如此,司機們的抗議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包括Lyft。

當然,如果自動駕駛汽車的轉變未來能夠完成,這一隱患也將不復存在。但是對於Uber來說,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未能完善之前,這樣密集的成本壓力只會使他們的經營更艱難。Maniv Mobility創始人邁克爾(Michael Granoff)表示:「全球汽車製造商和技術新貴之間正在就誰能提前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車隊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而展開激烈的競爭。」「但他們中間沒有人能夠解決與這種規模化市場重塑有關的眾多挑戰。」

不僅如此,Uber商業模式還將給自身帶來更嚴峻的考驗。

由於形式壓力,Uber的服務正在面臨必要的價格上漲。而更高的市場服務價格將使得更多、更小的競爭對手重新進入市場,並讓現有的競爭態勢重新喧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規模較小的網約車平台由於辦公費用更少將會佔據較大的優勢。正如華盛頓的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拉里?米舍爾(Larry Mishel)所說:「他們(Uber)商業模式的核心存在著巨大的矛盾。」

Uber首次公開募股的表現很可能對其他將要上市的科技公司產生巨大影響。倫敦商業企業家管理實踐副教授John Mullins博士表示,「Uber的糟糕表現應該會造成其他獨角獸的停滯。」

投資人和技術專家花了五年時間,使人們相信Uber即將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企業,而且其股票也被視作一部分人通往巨大財富的階梯。在此期間,市場上曾經出現過相反(質疑)的聲音,這些異見者都漸漸被淹沒了。但是隨著Uber在IPO之後的表現,這家被神化的企業的價值再次被輿論所關注,公眾不得不重新審視Uber的發展前景。

「你是想繼續買糖水還是改變時間?」這句話曾經一度鼓舞著無數創業者去編織自己改變世界的夢想。有一點可以確定,很多被資本意志推動起來的「故事」改變不了世界,很多號稱改變世界的夢想,其實也只是資本大潮中的浪花而已。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三星拒、高通懟、華為「不評論」:蘋果5G選誰?
調查過後,Uber值不值1000億美元,他們更含糊了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