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紀之辯」:彼得森vs.齊澤克,會發生什麼?

「世紀之辯」:彼得森vs.齊澤克,會發生什麼?

「世紀之辯」

當地時間4月19日晚7:30,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和著名政治哲學家兼文化批評家斯拉沃伊·齊澤克(Slavoj Zizek)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索尼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了一場辯論。兩位主角都是當今極具爭議性的學者,對此該場辯論一些媒體認為會是「世紀之辯」。據此,辯論會的票價被熱炒至1500美元,並早早售罄,甚至在線直播也需要購買才能觀看。然而,辯論會卻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激烈火爆。這是什麼原因呢?也許一是兩位專家的辯論並未達到觀眾的期待,似有「烏龍」之感,二是可能資本主義多元文化使他們有時也不免困惑。

原文 :《「世紀之辯」:彼得森vs.齊澤克》

編譯 |熊一舟

圖片 |網路

去年2月,齊澤克在英國《獨立報》的專欄中撰寫了一篇名為《為什麼人們會覺得「龍蝦教授」有說服力?》的文章,對彼得森的一些觀點提出了批評。此後,彼得森在推特上@了齊澤克的賬號,稱如果齊澤克想對他的主張進行辯論,隨時歡迎。齊澤克知曉了此番回應並旋即接受了挑戰。

今年4月19日,齊澤克和彼得森在多倫多展開辯論。這場「世紀之爭」的票價也被熱炒至1500美元,並早早售罄。甚至在線直播也需要購買才能觀看,票價為14.95美元。不過,齊澤克承諾將辯論會的收入捐給公益慈善項目。這場辯論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各自陳述環節、回應環節和自由辯論環節,持續時間約1小時30分鐘。

兩位背景迥異的學者

齊澤克是斯洛維尼亞出生的政治哲學家和文化批評家,1967年進入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學習,並在那裡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在法國學習後,他在巴黎第八大學學習精神分析。齊澤克是目前歐美最著名的後拉康精神分析學家和左翼學者之一。他繼承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和黑格爾的哲學,經常以荒誕不經的寫作風格分析流行文化和時事政治。齊澤克將精神分析、主體性、意識形態和大眾文化熔於一爐,形成了極為獨特的政治立場和學術思想,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為耀眼的國際學術明星之一。

加拿大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則是保守主義陣營的「網紅」教授,被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譽為「當今西方最有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彼得森因批評政治正確性而一舉成名,在推特上有100多萬粉絲,在網上的演說視頻被觀看了4000萬次。此外,他還是一位頗受爭議的公共知識分子。

彼得森認為,人類社會眾多等級的差異和不平等是有生物基礎的,是無法改變的。他曾經在英國電視台的一次採訪中提出,一隻龍蝦的神經系統會對它在龍蝦社會中的地位產生影響。由於龍蝦和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而「人類和動物在組織結構上有連續性是絕對不可避免的」,因此人類社會的等級制和「社會建構毫無關係」,人類的等級差異是自然而正常的。彼得森因此被稱為「龍蝦教授」。

彼得森還曾因反對「政治正確」而引起激烈爭議。他曾在網路上發布數段視頻,公開批評加拿大政府將「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納入人權法案,並拒絕使用跨性別群體稱謂。近期,彼得森還因其暢銷書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2018年,彼得森出版了一本新書《生活的十二條法則:混亂的解藥》(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在亞馬遜暢銷榜上曾位列銷量榜首。然而,此後不久紐西蘭最大的連鎖書店Whitcoulls決定下架該書,原因是彼得森在紐西蘭舉辦巡迴講座期間,曾與一位T恤上印有仇穆標語的粉絲合照,照片隨後流傳至社交網路。

【源自4月4日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網站刊載的《兩位著名學者、3000名粉絲和1500美元一張門票》(Two Famous Academics, 3,000 Fans, $1,500 Tickets),湯姆·巴特萊特(Tom Bartlett)文】

一場缺乏準備的辯論

彼得森一開場就說,辯論會黃牛票的價格比在城市另一邊舉行的楓葉季後賽的價格還要高。他簡直不敢相信。

彼得森的開場白頗令人失望,即使他的粉絲觀眾看來也是如此。從一名教授的角度來看,這就好比不進行任何備課而匆忙去上課。他似乎徘徊於舊石器時代和小企業管理之間,似乎對二者均知之甚少。他聲稱人類的等級制度不是由權力決定的,因為這樣的制度太不穩定了。就在人群中有幾個人笑了起來時,他才恢復了他的技能:自衛。「笑的人可能會那樣做,」他回答。到半小時結束時,他一次也沒提過幸福這個詞。

齊澤克的言論和彼得森的言論一樣雜亂無章,從特朗普和桑德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轉向難民危機。如果說彼得森是一位準備不足的教授,那麼齊澤克則是一位將一千餘個單詞拼湊在一起的專欄作家。他也以對政治正確性的批評來結束了他的講話。

彼得森與齊澤克的辯論不是一場重量級拳擊比賽,而是一場美國職業摔角娛樂比賽(WWE)。這確實是一場「世紀辯論」,但到處都瀰漫著燒草的惡臭味。只能說,辯論的陣勢很大,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源自4月20日英國《衛報》刊載的《「世紀之辯」:當彼得森與齊澤克辯論時會發生什麼》(The "debate of the century": what happened when Jordan Peterson debated Slavoj ?i?ek),斯蒂文·馬徹(Stephen Marche)文】

從辯論到交流:幸福與主義無關?

彼得森對馬克思也頗感興趣。他引用了馬克思自己對資本主義本身所產生的豐富物質財富的承認。彼得森甚至認為,資本家通過他們的商業頭腦和領導能力,為社會增加了經濟價值,而且這個體系也已經大大消除了貧困並幫助了窮人。雖然他承認資本主義確實使富人更富,但他也強調,資本主義使窮人也更富有。

齊澤克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議題。在陳述環節中,齊澤克感嘆他和彼得森在「政治正確」的學術界是多麼的邊緣化:「彼得森和我,兩人都被官方學術界邊緣化了,他們認為我要在這裡捍衛左翼自由主義路線,反對新保守主義者。是真的嗎?大多數對我的攻擊恰恰來自左翼自由派。」

齊澤克接著討論了各種主題,包括伯尼·桑德斯被妖魔化為激進分子,而他實際上是一個「老派的道德家」,而「白人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是左派失敗的罪魁禍首。齊澤克還聲稱,移民危機是資本主義「內在矛盾」造成的,但隨後又在辯論中反對開放國境邊界。他還指出,對難民的民粹主義仇恨是非理性的。然而,他含糊地認為「關於難民的報道是真實的」。人們可以推測,齊澤克指的是他之前關於有暴力傾向的難民的言論,這些言論讓他被批評為排外主義。

齊澤克表示支持全民醫療和教育,這將使個人能夠專註於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潛力。他還認為,氣候變化不是一種騙局,而是對人類的實際威脅,必須通過某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加以應對。但是在整個辯論過程中,齊澤克多次表示自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對當代左派的看法與彼得森的看法大同小異,將其視為怨恨和受害者的泥潭。齊澤克和彼得森都聲稱人類不是理性的,而是天生傾向於自我破壞。

人們期待的是一場激烈的「世紀辯論」,結果卻是一次相當友好和親切的交流,難以分出勝負。在整個晚上,兩位發言者都多次表示了他們對彼此的贊同和讚賞。彼得森尤其被齊澤克的魅力表現和「複雜論證」所吸引,而齊澤克則強調,他非常贊同彼得森對政治正確性的批評以及他咄咄逼人的論證風格。關於辯論的主題,齊澤克一再強調,他壓根不認為幸福是重要的。兩人形成的共識十分明確:人生本身本來就充滿痛苦和孤獨。這樣的辯論結果確實是出乎人們意料的。

【源自4月20日美國著名左翼在線雜誌《雅各賓》,薩姆·米勒(Sam Miller)和哈里森·弗盧斯(Harrison Fluss)文】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6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歐洲中世紀文學,真的一無是處嗎?
批評越甚囂塵上,我們對世界主義越要大聲疾呼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