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戰爭年代音樂家創作的音樂可以用不朽形容,《音樂家》每個音符都將情感表達到極致。影片細緻刻畫了那個年代,那時的冼星海,彷彿我們就置身在艱苦拮据的背井離鄉的戰亂年代,當《黃河大合唱》唱響的時候全場飆淚,甚至走出影廳,心情還是沒能平靜。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根,一場電影,彷彿體驗了一次人生。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音樂家》看得出整個劇組很努力地往大氣、恢宏的方向拍,也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我還是可想而知在那首中國人都會的曲子中落淚了,從此那個音樂書上最帥的男人,他的形象終於立體了起來。沒有離家的人不會懂想家的感覺,有歸屬感的大多數人都不想客死他鄉。音樂,尤其弦樂很贊。卡麗婭唱兒歌式的《只怕不抵抗》的安排巧妙地表現出特殊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情。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音樂家》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個人在戰爭面前是多麼渺小和無能為力,戰爭年代人們所經歷的困苦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永遠無法想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和平。之前對於冼星海的印象只停留在《黃河大合唱》和星海藝術學院。通過這部電影,對他的生平有了更多了解。電影截取了冼星海生命的最後五年時間片段,為觀眾刻畫了一個去國離鄉,卻一直想方設法想要回到祖國的音樂家形象。「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些詩句只有真正經歷和看到了才會懂得。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唯其故土難進,方顯赤子之心。《音樂家》幾場邊境線的戲看似是相同的場景,實際是有變化的。冼星海第一次到邊境小鎮下車看到邊境線那邊的祖國,忘情地向前奔跑,聽不到哨兵的制止和人們的阻攔,直到示警的槍聲響起、子彈打到腳下,他才停下腳步。之後他可以坐得近一些每天遠望祖國了,到最後哨兵們允許他走到鐵絲網下,他可以抓到祖國土地上的雪,即便如此他終究只能是撲在鐵絲網上而無法穿越國境,在輾轉流浪之中飽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最終在異國他鄉撒手西去。這一年,冼星海只有四十歲。

《音樂家》:細緻刻畫戰爭年代,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

影片有太多感動催淚又讓人嘆息的場景:戰爭中依然堅持演奏的樂團;十六封被退回的家書;敲響禁鐘的酒鬼和他破碎的小提琴……當兩個異國孩子的童謠聲交疊在一起的時候,當冼星海思念祖國放下小提琴掩面而泣的時候,當與祖國近在咫尺卻只能在邊境外遠望的時候,當經典的黃河大合唱奏響在異國他鄉的時候,每一首樂曲都直擊心裡,給人以足夠的震撼。音樂永遠是共通的語言,更讓人動容的是真摯的鄉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