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阻擋釘(Blocking screw),又稱Poller釘,是一個概念,它並不是具體某一種類型的釘子,臨床上通常選用克氏針或髓內釘的鎖定釘(淺螺紋)作為阻擋釘。

阻擋釘技術利用的是槓桿原理,阻擋釘相當於支點。要根據不同情況分析確定阻擋釘的位置(此處不詳述)。當骨折部位發生成角或側方移位時,可以考慮此技術,它可以輔助髓內釘骨折複位,維持不穩定骨折複位後骨折的力學軸線,控制骨折的成角和移位。簡單來說,阻擋釘有兩個功能:輔助複位維持穩定

在手術初期通常使用克氏針或阻擋鎖釘做臨時的輔助複位措施,內植物固定完成之後,拔出克氏針或取出阻擋鎖釘即可。若骨折部位無法通過內植物達到後期穩定,則應用到阻擋釘的穩定技術(術後保留阻擋釘)。

一、輔助複位

在閉合複位髓內固定過程中,手法複位無法滿足時,則可以考慮阻擋釘輔助複位。

當脛骨近端發生成角移位時,如圖1、圖2所示,在脛骨髓內釘植入時,切口位置過偏致使開口位置不佳,在脛骨近端置入阻擋釘,提供一個阻擋應力,通過髓內釘主釘撬撥以達到複位。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1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2

當在手術過程中發現插入髓內釘骨折複位不佳時,如圖3所示,置入阻擋釘,輔助複位,並維持穩定。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3

當脛骨遠端發生成角移位時,如圖4所示,阻擋釘的作用是防止髓內釘滑入原先位置不良的釘道造成移位。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4

注意:

  • 對斜行和粉碎性的骨折,需通過 X 線評估是否有足夠的骨質獲得雙皮質固定
  • 為避免阻擋釘失效,阻擋釘置入的位置不能偏離髓內釘路徑太遠,但也不能處於髓內釘進針點的中央,以避免阻擋進針

二、維持穩定

在髓內釘植入後,如骨折無法得到穩定,則可以考慮阻擋釘維持穩定。

如斜型骨折時,主釘無法同髓腔達到壓配穩定時,如圖5所示,容易發生左右移位,有四個位置可供選擇置入阻擋釘,此時要考慮骨折上端有一個向左下方的壓應力,骨折下端相反,此時紅圈標記的阻擋釘不起作用,所以選擇左下方、右上方置釘既可穩定主釘。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5

脛骨遠端及股骨遠端的短斜形缺損型骨折,如圖6所示。可以在同側加用數枚阻擋釘以控制髓內釘的成角及移位。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圖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彌散加權和彌散張量成像測量在腦膠質瘤檢查應用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