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在《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個人的死相信大家很意外,他就是沈一石。

沈一石作為浙江首富,又跟織造局關係密切,且在關鍵時刻沒有打著織造局的牌子買田,而是改成了賑災,從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朝廷的臉面,也挽回了嘉靖帝的臉面,可是為什麼仍然沒有擺脫死亡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67:大明王朝:為什麼說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死,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一、

前面講到了名醫李時珍到達淳安縣,在沒有跟海瑞見面的情況下,就一個人去了縣衙大院,在那裡他遇到了王牢頭。

這一段劇情不是什麼重點,我們簡單地一帶而過……

大體表現的就是王牢頭的飛揚跋扈,把李時珍誤以為是災民,更對李時珍把他辛苦熬的湯藥倒掉而耿耿於懷。面對衙役的拉架,王牢頭仍然不放過李時珍,一心要把他拉到裡面去,正在這時,海瑞跟譚綸來了,王牢頭先告狀:

「有句話太尊說得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對他們越好,他們越不知好歹,就這刁民,您看見沒有,他居然把您施的葯給潑了。」

貌似大老粗的王牢頭,拽出了一句名言,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

其實學術界一直對這句話有爭議,這句話按照王牢頭的意思就是說,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王牢頭還是相當厲害的,還會引章據典,還會轉移矛盾,把自己跟李時珍的矛盾,硬往海瑞身上引,不愧是牢頭,也會扣帽子。同時也揭開一個謎題,那就是當初徐千戶和蔣千戶讓王牢頭簽字的時候,他說自己不會寫字?

海瑞此時已經看出來這個人是李時珍了,也回他一句:

「以後再拿什麼聖人的話瞎說,自己掌嘴!」

回到剛才《論語》的那句話,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含義,斷句這樣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二、

訓了王牢頭一頓後,李時珍算是跟海瑞正式見面了,與當初在江蘇見趙貞吉一樣,李時珍也不喜歡別人稱呼他為太醫。海瑞比趙貞吉爽快,立馬就稱呼李先生,還讓李時珍稱呼自己為剛峰。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可以看出海瑞的膽子之大,李時珍批評他藥方開錯了:

「憑一本千金方,你就敢給這麼多人熬藥治病?」

接待完了李時珍,譚綸和海瑞回到了縣衙,他們這段對話,對後面劇情的發展做足了鋪墊。

聽說譚綸馬上就要走,海瑞有點疑惑,譚綸這才告訴了海瑞急著走的真相:

因為此時的老百姓已經改種了桑苗,但是嚴黨吞併百姓土地的計劃泡湯,與此同時國庫的虧空仍然沒有補足,因此,朝中自然有人要為此事擔責。

在海瑞看來,他以為是嚴黨擔責,所以他回了一句:

「嚴黨誤國誤民二十年,也該是要倒台的時候了!」

結果譚綸直接打斷了他的說法,告訴他,嚴黨目前還倒不了台!

之所以倒不了台,就是因為沿海的倭寇蠢蠢欲動,東南即將有戰事發生,一旦發生戰事,國庫空虛,皇上更是著急,必然會指望嚴黨弄錢。嚴黨要想弄錢,自然沖有錢的人開刀,這個劊子手自然沒人願意當,這也是嘉靖帝不會讓嚴黨馬上倒台的原因。

與此同時,誰會第一個遭殃呢?

「據胡部堂分析,眼下有巨財能填補國庫空虛的,只有一個人,沈一石。」

三、

譚綸離開胡部堂身邊的時候,大家普遍認為沈一石是打著織造局的牌子去買糧。與此同時,海瑞的生死未卜,改稻為桑的國策到底往哪走尚不明確。

但是不管形勢怎麼走,沈一石都很難脫身,這跟他「賑災」不「賑災」無關!

海瑞並沒有想通為什麼會這樣,而是問了一句:

「沈一石是織造局的人,他們敢動?」

在海瑞的眼中,織造局是宮裡的,也就是皇上的,嚴黨再大膽,也不能打織造局的主意啊?

其實他是被沈一石那身六品官服給蒙蔽了,以為沈一石真的是織造局的人,其實不然:

「現在百姓的田地賤賣不了了,朝廷就只好抄他的家來填補虧空……那麼多的作坊也就順理成章歸了織造局,這樣的結果皇上也會同意。」

聽完譚綸的解釋,相信大家的心情都比較低落,海瑞同樣低落。是啊,明朝的商人命運卻是悲慘,世道好的時候,商人就是朝廷的打工仔,生產工具,給朝廷創造財富。世道不好的時候,朝廷就宰了這個商人,吃他的肉,也能撐一陣子。

海瑞還是沒搞明白,沈一石這次可是自掏腰包替朝廷賑災啊:

「抄他的家,未免不近天理,也有違律法啊!」

海瑞思考問題還是比較全面的,抄沈一石的家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尤其是於理上,畢竟海瑞熟讀大明律法,前面幾次脫險,也是憑藉這大明律法才脫身的,為什麼對待沈一石就不能按照律法來呢?

四、

譚綸再次刷新了海瑞的三觀:

他指出,之所以沈一石臨時改變主意,不再低價買田,而改成了「奉旨賑災」,他就是看出來上面有裕王在反對,下面有海瑞在反對,最後沒辦法,想通過散掉家財,給嘉靖帝買面子,買人心,以圖換自己一條生路。

其實他的主意算盤打錯了:

「歷來國庫虧空要麼打百姓的主意,要麼打商人的主意,現在百姓保住了,他,焉能自保?」

其實譚綸說的這句話,跟前面嚴嵩說過的「沒聽說商人能鬧翻了天」意思相同,看來這種事情,在大明的高官看來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不僅僅他們看出來了,沈一石當天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畢竟紅頂商人,再高貴,也不過是商人,也不過是朝廷嘴中的肥肉罷了,高貴不到哪去!

海瑞還不死心,即使你們想抄沈一石的家,總得給人家一個罪名吧?

「罪名還不容易,就拿他私自打著織造局的招牌,買糧賑災,朝廷就能給他安上一條,商人亂政的罪名。」

沈一石雖然有一身六品的官服,但是那是朝廷不認可的,是宮裡的太監給他的,說到底,他還是商人,怎麼做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況且在朝廷面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海瑞突然站起來拍了一下柱子:

「士農工商都是朝廷的子民,朝廷揮霍無度,官場貪墨橫行,可到了這時候卻弄成如此結果,可見立國不正,大明朝再不整治,亡國有日!」

幸虧他說的這句話是對譚綸說的,換個別人,早就死了一百遍了,國事豈是你一個小小的知縣能妄議的?

其實這句話,海瑞已經透露大明朝的問題所在,一是朝廷揮霍無度,其實就是指嘉靖帝揮霍無度。官場貪墨橫行,其實就是說嚴黨等人,後來嚴黨被打敗,海瑞就針對第一件事跟嘉靖帝懟起來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只是對於沈一石來講,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了,所以說,在大明朝,安安穩穩做個小老百姓最好,當什麼首富,當什麼官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四聖試禪心到底是試誰的禪心?這背後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雍正王朝:李衛的一次回京,鄔思道為何囑咐他:「你要好自為之」?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