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歷教別釋,三藏四門(228)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二就外簡者,即是外道典籍也。若服藥求知,聰利明達,推尋道理,稱此藥方為勝為實者,藥力薄知,不能鑒遠,觸葯則失,葯歇則失,亦非實也。

若此間庄老,無為無欲,天真虛靜,息諸誇企,棄聖絕智等,直是虛無其抱,尚不出單四見外,何關聖法?縱令出單四見外,尚墮復四見中。見網中行,非解脫道。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今且約四教,明十六門相。

三藏四門者。

初、明有門,謂生死法,本非世性、微塵、父母所作。乃是無明正因緣法,出生諸行,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是有。

一切有為,無常、苦、空、無我,能發得煗、頂、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因,用真修道。此則道諦,亦是有。

子果既斷,得有餘、無餘涅槃。故《大集》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此則因滅會真,真亦是有。

此是諸阿毘曇論之所申,見有得道,即有門也。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二、空門者,即是彼教析正因緣,無明老死,苦集二諦,三假浮虛,破假實,悉入空平等,發真無漏,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

故須菩提在石室,觀生滅無常入空。因空得道,見佛法身,恐此是《成實論》之所申也。

三、明有、空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亦有亦空。

若稟此教,能破偏執有無之見,見因緣有空,發真無漏,因有無,見真有無,即是第一義之門也。

此是迦旃延因門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四、非有非無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非有非無之理。

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見,見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

惡口車匿,因此入道,未見論來。

有人言:犢子阿毘曇申此意,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故非有我;非無為,故非無我。此恐未可定用也。

法華玄義 |(228)歷教別釋,三藏四門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 |(227)入實相門,總釋門相
入實相門,總釋門相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