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東西「塞牙」是種病!答案藏在這5大原因里

吃東西「塞牙」是種病!答案藏在這5大原因里

吃飯最掃興的不過,沒吃兩口,一條細細的肉絲塞進了後槽牙的縫裡……舌頭不夠靈活,手又不方便夠,瞬間食慾全無。

塞牙,在醫學上稱為食物嵌塞。一口正常的好牙,才不會動不動就截留食物。一旦出現經常塞牙的情況,很有可能意味著牙齒開始出現問題。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教你塞牙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受訪專家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主任 周俊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口腔科副教授 路海燕

老塞牙的5大原因

吃飯時塞牙聽起來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殊不知,經常塞牙可能是一些牙齒疾病的先兆。如果忽視了,等牙痛讓人寢食難安,就為時已晚。

經常塞牙的原因主要有5點:

1

智齒

大多數人智齒長得都不正,經常從後往前橫著長,跟正常的從下往上長的牙之間出現一道楔形的溝,極容易塞牙。

2

齲齒蛀牙

若不及時治療,齲齒容易形成「蟲洞」,吃東西時食物會嵌進窟窿里,引起塞牙。

3

缺失不齊

牙齒缺失、錯位、扭轉、脫落、參差不齊等現象,都可能引起塞牙。

建議選擇正規的牙科醫院補牙。新補的牙要與旁邊的牙接觸緊密,否則也容易導致塞牙。

4

牙齒過度磨損

正常牙齒的咬合面上有許多「溝」和「峰」,便於咬斷食物,同時還能防止食物滯留在牙縫附近。

但隨著年齡增長,溝槽被磨平,尤其是夜間磨牙的人,牙齒咬合面越來越平,嚼過的東西滯留在牙縫附近不容易排出,進而導致塞牙。

建議少吃堅硬難以咀嚼的東西,不要用牙起瓶蓋,減少牙齒的磨損。

5

牙齦萎縮

隨著年齡增長,或患有牙周炎,牙齦會逐漸萎縮,牙縫變大,食物容易嵌進去。

塞牙了,馬上用牙線剔

如果塞牙後不立刻剔除,反而繼續咀嚼,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用牙籤和刷牙都不管用

牙籤:塞牙時,中國人大多傾向於使用牙籤。但事實上,牙籤較粗,不能深入到齒縫中,清潔效果大打折扣;且材質偏硬,容易傷及牙齦。

刷牙:單純通過刷牙來清除塞在牙縫中的食物也不可取,仍然會有殘留,尤其是牙齒排列不齊的人,更難以徹底清除。

塞牙馬上用牙線清潔

塞牙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

用約30厘米長的牙線,將線的兩端纏在左右手的中指上。

用兩手的食指和拇指繃緊牙線,拉鋸式地慢慢滑過牙齒,進入牙縫,上下內外拉動牙線。

切勿用力過大,每個牙面刮4~6次,再用清水漱口。

塞牙引發一系列牙病

塞牙看似不起眼,卻可能「拖」成一系列牙病,形成惡性循環。

破壞局部牙周組織,導致齲齒、牙齦發炎;

食物殘渣慢性刺激牙齦,滋生細菌,引發牙周炎;

出現牙齦萎縮、膿腫、散發出臭味兒等;

造成偏側咀嚼、牙齦萎縮,導致牙越來越松,縫越來越大,使食物更容易嵌塞。

如果塞牙很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原因,根據情況進行適當處理。

例如填充,可以解決鄰面齲壞、天生的牙縫等導致的塞牙;對於重度磨耗的邊緣缺損,可以做殼冠;覺得自己沒有牙縫卻還是總塞牙的人,可以調整上下牙的咬合關係,使它們之間不會因為互相推動的力量而產生縫隙。

要想吃飯不塞牙,首先就得防牙周病,每天認真刷牙、每半年洗一次牙。飯後要用清水漱口刷牙,避免食物殘留,以免滋生細菌。

本期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安眠藥可能致殘!美國FDA給這三種葯加黑框警告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