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說起唐詩,我們都會想到律詩和絕句。其實,這兩種詩體都是格律詩,是唐詩寶庫中最為鮮艷的花。然而,律詩的發展,卻是一個突然爆髮式的過程,它由一種相對嚴格,甚至有些死板的詩體,在眾多詩人齊心協力之下,終於展現出最為耀眼的一面。

在這些詩人中,都為它添磚加瓦,但其中有兩爺孫,卻是讓律詩大放異彩。這兩人,一個是「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審言,一個則是「詩聖」杜甫。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早在唐朝之前,很多人就曾經產生過疑問。為什麼同樣是幾個字,有的讀起來鏗鏘有力,有的讀起來哀怨低沉,有的卻毫無美感?直到南朝齊時,沈約等人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字的平仄音韻結合,形成了變化多端的音律之美。就是這種聲韻上的美學,才讓詩歌變化萬千,表達了無窮無盡的感情。

於是,經過漫長的探索,在唐朝剛剛建立之時,由初唐四傑等人繼續發展,直到「文章四友」以及沈佺期、宋之問才逐步定型。杜審言便是為其做出了巨大貢獻之人,更是被譽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比如這首《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這原本是一首和詩,抒發了作者宦遊江南的感受和自己思念家鄉之情。從寫作手法來看,它細膩別緻,清新自然,略帶傷感之餘,似乎又心事重重。從體例來看,此詩的韻腳分明,平仄、對仗已經非常工整,完全已經構成了成熟律詩的一切要素。所以,明朝的胡應麟也高度讚揚此詩,認定它是初唐五律第一。

律詩分為五律和七律,七律又在五律稍晚出現,杜審言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他和同代人沈佺期、宋之問、李嶠的手中,才開始出現了比較成型的七律。杜審言畢生自負,曾經吹噓自己的才華,可以屈原、宋玉、王羲之也甘拜下風,同代文人中他更是一個都看不上。杜甫之後,繼續為他爺爺吹噓:「吾祖詩冠古。」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杜審言對於律詩的貢獻雖大,卻遠遠不如自己的孫子杜甫,杜甫才是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律詩創作的集大成者。先從五律上來說,他的這首《春望》,不僅膾炙人口,更是被宋人方回定為「此第一等好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用詞非常講究,已經將五律運用到非常嫻熟的地步。而且,嚴格的體例,並沒有影響到杜詩的思想性,卻讓它更具有美感,更是處處展現出詩歌的律動性。

律詩由此人奠基,他的孫子發揚光大,成為第一人

當然,要說杜甫的最大成就,還是在於七律。其實,七律自從唐初開始出現以來,李白、王維、高適等人都有相當多的作品。但是,客觀來說,即使是詩仙、詩佛,在七律中也出現了失對、失粘、重字等等問題。直到杜甫的出現,才打開了七律的潛力,讓它面對更為廣闊的天地。

杜甫以七律開闢了唐詩的新景界,無論是風土人情,時政評論,身世感嘆,文物古迹,統統可以使用這種詩體來表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將七律提升到與古詩、絕句同日而語的地步。要說杜甫七律的代表作,肯定是離不開這首《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小珏曾經和朋友們一同賞析過,在此不贅述。它和崔顥的《黃鶴樓》一起,成為了七律中最重要的名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嬪妃中最後一人,始終不得寵,生下的兒子卻是真龍天子
杜牧最出名的一首詩,人人倒背如流,卻有兩處爭議至今沒有平息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