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期的參戰國到底有多強?說了大家可能不信,70年仍難超越

二戰時期的參戰國到底有多強?說了大家可能不信,70年仍難超越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敢主動挑起戰爭,就說明了他們已經處在實力的巔峰時期,比如說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就是如此,他們發動戰爭之前的綜合國力,都處在歷史最高水平。

正是因為戰爭的爆發,其他被入侵的國家也只能加快自己發展的腳步,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來積極應對這種威脅。說到這裡可能有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二戰爆發的時候,各個參戰國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呢?說了大家可能不信,時隔70多年之後,很多國家仍然難以超越當年的水平。

先來說說鋼產量吧,在工業時代,鋼產量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更是決定一個國家軍工實力強弱的重要標準。而德國在二戰爆發之前的鋼產量,已經達到了2250萬噸,蘇聯則為1800多萬噸,就連日本也能達到669萬噸,美國最多,他們的鋼產量已經達到了4800萬噸。而在德國和美國的巔峰時期,這個數字還要更高。

那麼這組數據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不妨來看看2018年各國的鋼產量。排在世界第十位的伊朗,其鋼產量不過只有2500萬噸,而德國只能排在第12位,美國則在第7位。

再來說說軍費開支,軍費上的花銷,代表著一個國家在軍事領域各項的費用,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

二戰初期的德國,其軍費開支已經能達到120億美元,按照1:18的購買率來計算,德國那時候的軍費開支,相當於現在的2100億美元,比2018年的美國略低一些,但是卻要比我們國家的軍費開支更高。

到了二戰尾聲的時候,德國軍費開支一度高達520億美元,而美國則達到了800億美元,按照那時候的購買力和現在進行對比,德國的軍費開支約為7500億美元,而美國則破萬億。如果放在今天的話,可以說遠遠超過了現如今任何一個國家。

不得不承認,二戰的規模的確是空前的,如果將現代化尖端武器全部排出,二戰時期的任何一方放到現在,絕對都是有足夠實力挑戰世界大戰的國家。當然了,二戰已經結束80年的時間來了,當年各個國家也早就恢復了昔日的水平,而戰爭帶來的傷疤,卻直到今天還難以抹平,反倒是當初那些偏遠的國家,可以遠離戰火的紛爭,收穫了更多的幸福。如此來說,戰爭能帶給我們的只有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手冊 的精彩文章:

蘇聯解體後,失去靠山的古巴,為何沒有遭到美國對其的打擊

TAG:歷史的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