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告知承諾或將取代繁瑣證明,「證明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將消失

告知承諾或將取代繁瑣證明,「證明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將消失

根據司法部近日通知,在未來5年里,曾讓人「跑斷腿」的證明程序,一度困擾民眾的奇葩證明將逐漸消失,被書面的告知承諾取代。

2019年5月14日,司法部公開《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四川、陝西、甘肅等13個省(市)和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5個國務院部門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

據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趙振華公開介紹,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是指行政機關在辦理有關許可登記等事項的時候,以書面的形式將法律法規規定證明的義務或者證明條件一次性告知當事人,然後申請人書面進行承諾,已經符合這些條件、標準和要求,同時也願意承擔承諾不實的法律責任。這時候行政機關就不再向其索要證明,直接予以辦理。之後,行政機關通過核查、網上信息互聯互通來審查這些條件。

「這種方式大大減少了老百姓到行政機關跑腿,還要到其他機關開具證明辦事的麻煩,大大節省了老百姓和企業辦事的成本。」趙振華稱。

這一舉措的背景是,人們取消繁瑣證明的呼聲由來已久,一系列證明事項正被迅速取消。

近年來「證明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屢被曝光,繁瑣而重複的證明要求一度飽受詬病。2018年6月,國務院第11次常務會議決定,順應企業和群眾呼聲,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

按照國務院要求,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路核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證明一律取消。

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司法部先後印發了多個文件,組織各地區、各部門開展的證明事項清理。

司法部印發的《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綱要(2018—2022年)》提出,在統籌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將大力推進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組織各地區、各部門徹底清理證明事項,清除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和重複證明,組織各地區、各部門公布並持續完善證明事項清單,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

儘管司法部開出了「五年為期」的時間表,但直觀的數據顯示,此項工作的推進速度較為迅速。截至2019年4月底,各地區、各部門共取消證明事項13000多項,其中,各地區取消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證明事項400多項、地方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設定的11000多項、無依據的500多項;各部門取消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1100多項。

從種類上看,此次司法部組織清理的證明事項主要涉及五類:一是對法律事實的證明,如身份證明、出生證明、死亡證明;二是對法律關係的證明,如親屬關係證明、婚姻狀況證明;三是對資格、資質、能力或水平的證明,如職稱證明、培訓證明;四是權利歸屬證明,如住所、辦公地點、檢測場所使用權或所有權證明;五是其他客觀狀態的證明,如備案證明、驗資報告、收入證明、住房公積金提取證明等。

當大量的證明事項被取消,相關替代方式應運而生。「對不能直接取消的證明事項,通過法定證照、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內部核查和部門間核查、網路核驗、合同憑證等方式辦理。」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在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司法部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做好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

事實上,告知承諾制並非鮮事,但此前更多應用於商業許可、建設項目審批和市場監管等行政審批領域。上海作為國內最早實行行政審批告知承諾的城市,早在1999年,就率先開展了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度的改革試點。

「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是政府辦理公民事務中的一種創新,大大簡化了辦事流程,以公民的承諾來代替複雜的證明信息收集、傳遞、驗證過程。」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龍怡稱。

「告知承諾制一定程度上引進了服務行政的理念,實現了行政機關向現代的契約化和柔性管理化方向轉變,提高了群眾參與行政管理的民主開放度。」上海市法學會理事李孝猛也認為,告知承諾制既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減少了申請人的成本費用。

但不可忽視的是,告知承諾制此前在行政審批領域實踐中出現的諸多困境與風險。

龍怡提到,「研究表明,告知承諾制應用最多的衛生許可證辦理和工商企業註冊登記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未履行許可條件,可能給第三方帶來風險;事後監管困難,削弱了行政管理效能,導致衛生監督工作量的大幅增加等等。」

李孝猛則曾撰文稱,「告知承諾制的法律屬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其關係到行政審批機關、申請人以及第三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承擔,同時,告知承諾制的法律屬性問題一直沒有明確。」

針對這些潛在風險,趙振華表示,「將通過全國一體化的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門內部核查和部門間的行政協助等方式對申請人承諾的內容進行核查。」

此外,司法部也將探索建立失信懲戒模式,依法建立申請人的誠信檔案和虛假承諾的黑名單制度,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

龍怡則建議,「告知承諾製作為我國傳統行政許可實施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行政許可實施方式的中間產物,要想在我國發展推廣必須有完善的社會徵信體系。應該完善預審制度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本周78家公告減持,大洋電機股東計劃套現超10億元
adidas的比卡丘來了,還帶來了萌到犯規的聯名系列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