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喊出了「向我開炮」,卻不幸被俘受到處分,隱姓埋名50多年

他喊出了「向我開炮」,卻不幸被俘受到處分,隱姓埋名50多年

《英雄兒女》是1964年在中國上映的一部經典電影,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顯得有些遙遠和陌生。雖然大家不了解故事情節,但一定對王成的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有所耳聞。實際上這部電影的故事並非杜撰,王成的原型實際上有三位。今天咱們要說就是其中一位,這位英雄被俘虜後受到了處分,最後隱姓埋名50多年,他的名字叫做蔣慶泉。

實際上在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三個原型人物中的兩位都以犧牲,只有蔣慶泉依然健在。他出生於1928年,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非常喜歡學習。他參軍入伍之後積極學習,短短一年之後就成為了一名步話機員,這在那個年代可是個技術兵種呢!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他跟著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

1953年4月18日,蔣慶泉所在的部隊接到了上級命令:攻佔石峴洞北山並堅守陣地,組織炮火殺傷反擊的敵人。這場戰鬥異常慘烈,連長、排長先後犧牲,最後只能有班長代為指揮,經過激戰我軍成功佔領了戰地。不過165名戰士此時只剩下了十幾個人。按照西方軍事理論,一支部隊傷亡達到70%的時候就已經喪失戰鬥力了。然而志願軍戰士卻不同,他們依然堅守陣地,面對潮水般湧來的敵人,他們還在抵抗。蔣慶泉看到敵人馬上就要佔領陣地了,拿起步話機喊出了電影中的台詞的原型:「別廢話,向我開炮!」我軍的炮火很快就覆蓋了陣地,敵人的進攻被打退,而蔣慶泉卻僥倖保住了性命,但是卻暈厥過去。

雖然沒有被炮火波及,但是他卻被敵人俘虜了!等到他醒過來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已經躺在美國人的卡車上了。美軍給他兩條路:去日本或者去台灣,都被他拒絕了,最後他被關了起來。實際上當他喊出了「向我開炮」這句話的時候,戰地記者非常感動,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但是因為他最後被敵人俘虜,這篇文章並未發表出去。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6000多名志願軍戰俘回到了中國,當時對於被俘人員的態度很差,一些幹部認為被俘就等於變節。但是蔣慶泉所在的部隊卻十分同情他,在他們的努力下,蔣慶泉只受到了黨內處分,而保留了黨籍和軍籍。但這對於蔣慶泉來說很難接受,如果當初他被炮火炸死,絕對會成為大英雄,但此時一切都變了!

蔣慶泉回家之後就變得沉默起來,從來不說當年的事迹,隱居了長達50年之久。2010年當年的戰地記者專門找到了他,並給了蔣慶泉沒有發出去的那篇文章,當蔣慶泉看到的時候不禁失聲痛哭……他說我不是英雄,我是個俘虜,但我不是一個叛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沒有亡?該國國旗國徽依舊是鐮刀鎚子,一心想要加入俄羅斯
韓國將「儒家書院」申遺,被聯合國拒絕後不甘心,4年後捲土重來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