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塑料垃圾已經開始污染海洋最深處

塑料垃圾已經開始污染海洋最深處

關注環球科學

周一至周五早間

我們為你準時送上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生態·

人類在萬米海溝發現塑料垃圾

近日,一組美國探險團隊搭乘潛艇探索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達到10927米,打破了深潛深度記錄。在4小時的探索過程中,他們不僅發現了數種獨特的海洋生物,還發現了一個塑料袋和糖果包裝紙。人類對海洋的影響已經直抵海洋最深處。

·材料·

用光敏「生物膠」修復傷口

在一項最新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中,浙江大學歐陽宏偉團隊開發了一種可以讓動脈和心臟創口閉合的光敏膠粘劑。 在創傷後或手術中,如果不及時縫合,傷口將難以閉合。對於膠粘劑,則要求它不僅要對濕組織有較強的粘附力,其強度也要能抵抗高血壓和心臟跳動時的血液流動。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模仿細胞外基質構成的凝膠,能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固化。在對豬的初步實驗中,作者的系統能夠使豬肝上的創口閉合。隨後,作者又通過一組豬外科手術表明,這種水凝膠也能讓豬心臟的創口在無需縫合的情況下閉合。

·人工智慧·

舊金山禁止政府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本周,美國舊金山監事會以8票贊成、1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批准了一項禁令,禁止包括警察局在內的政府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舊金山也成為美國首個推出此類禁令的大城市。目前,美國多地警方已經開始運用面部識別技術搜尋罪犯,在去年的安納波利斯槍殺案中,這項技術幫助警方找到了兇手。但與此同時,這也遭到一些人權組織的反對,認為警方可以濫用這項技術。

·古生物·

科學家發現首例菊石琥珀

圖片來源:NIGPAS

琥珀里通常會有一些森林生物,而水生生物則極少。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首例包含菊石的琥珀。菊石是一類已經滅絕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這隻菊石和其他40多隻生物被困在這塊來自緬甸北部的琥珀中。研究人員利用微型CT得到了高解析度的菊石三維圖像,分析發現該菊石是一隻幼年Puzosia(Bhimaites)亞屬的個體,推測屬於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也是罕見的利用琥珀內容物測定年代的案例。

·微生物·

海洋塑料威脅產氧細菌

圖片來源:Chisholm Lab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除了對魚類和海鳥造成威脅外,海洋中的塑料製品還會滲出有毒的化學添加劑等物質,影響一種光合細菌——原綠球菌(Prochlorococcus)的生長和光合作用,這些細菌生產了全球10%的氧氣。研究人員將海洋不同深度中的兩種原綠球菌暴露於兩種常見塑料製品:高密度聚乙烯購物袋和聚氯乙烯墊子中滲出的化學物質中,發現這些化學物質會損害它們的生長和功能,影響產氧量,改變其基因的表達。這表明海洋塑料污染可能對包括微生物群在內的生態造成更廣泛的影響。這項研究發表於《通訊-生物學》上。

·遺傳學·

科學家測出果蠅的全部著絲粒片段

目前,人們已通過DNA測序獲得了成千上萬種動植物的基因組,但其中大部分基因組都缺失了高度重複的DNA片段,比如著絲粒序列。在一項發表於PLoS biology的最新研究中,來自康涅狄格大學和羅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果蠅中所有的著絲粒序列。研究人員結合了多種方法:對較長的DNA片段進行測序,純化粘在著絲粒特異性組蛋白上的著絲粒片段,以及用高解析度顯微鏡觀察染色質纖維。這項研究不僅繪製了果蠅著絲粒的完整圖譜,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利用果蠅基因組進一步了解著絲粒序列的功能和演化。

·化學·

中國科學家造出全新單原子納米模擬酶

納米酶是具有酶特徵的納米級催化材料,不僅製造成本低,穩定性也很高,易於大規模生產和儲存。這些性質非常適用於生物感測,組織工程治療和環境保護中。然而,現在的模納米酶技術還不夠成熟,製造尺寸小,並且活性位點很少,遠遠比不上天然酶的催化活性。近期,來自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的科學家開發的新型單原子納米酶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們利用碳納米框架和FeN5活性位點,模擬了一種天然酶(細胞色素P450),該天然酶在抗菌中有重要應用,而納米酶可以完全模擬其所有活性位點。這意味著全新合成的單原子納米酶在保持其他優點的同時,還能高效實現天然酶功能,其將有望應用在未來的納米生物技術中。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的《科學·進展》上。

·交通·

時速400km,日本測試新一代高速列車

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已經開始對新一代試驗列車ALFA-X進行試車,開始為期3年的試運行。ALFA-X的設計時速可達400km,實際載客運行時速將達360km,將超過復興號成為世界上載客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按計劃,這款新型列車將於2030年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文:吳非、楊心舟、馬一瑗、施懌、張朵兒

編輯:楊心舟、吳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7個價值百萬美元的數學難題
10年後,怎樣才能不被這項科技淘汰?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