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為什麼說人類馴化了狗,貓「馴化」了人類?原因讓人太意外

為什麼說人類馴化了狗,貓「馴化」了人類?原因讓人太意外

在世界範圍內,在人群中安身立命的貓超過6億隻。儘管我們對這種動物很熟悉,卻仍無法參透它們的來歷。我們馴化其他野獸,是因為它們身上有奶、肉、毛,或有勞力可供使役。在我們的生息勞作中沒有貢獻一口食物一絲氣力的貓,又如何能成為家裡司空見慣的固定「擺設」呢?

家貓的起源地問題具有挑戰性,原因有很多。雖然很多研究者懷疑,家貓的所有品種都是野貓這個單一種的後代,但他們無法證實這一點。此外,這個種的分布範圍並不局限於地球上的某個小區域。它的種群眾多,從蘇格蘭到南非、從西班牙到蒙古,整箇舊世界都遍布它的足跡。直到不久前,科學家仍無從斷定,到底是哪個野貓種群進化成了今天的馴養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貓。

從時間上來看:

人類對狗有上萬年的馴化歷史,而對貓的馴化要晚的多。

自古至今,貓咪都還沒有完全被馴化,它們的獨立和高傲也是能「馴化」人類的重要因素。 貓並不像其他被訓化的動物一樣,依賴人類為它創造的環境,即它能迅速恢復野生狀態,因此流浪貓的生存能力高於流浪狗。有些家貓的後代已經很溫順,能明顯的和野貓區分開了。但要所有貓馴化完成,還得經過更多代培育才行。

從生活習性來看:

狗是從狼馴化而來,狼本就是群居性具有服從指令的高智慧動物,這也是狼這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所以人類在馴化狗的過程中更加容易。

而人類很難控制貓的具體行為。在古代,貓唯一的用途是捉老鼠,但這其實並非人類訓練的結果,貓在野生狀態下一樣會捉老鼠。 貓作為獨居動物,極少服從人的行為訓練,訓練貓的代價比狗等動物高昂的多。

貓不需要依附人類活命,也不像狼一樣有階級性。和人更像是室友關係。相互取暖,消除孤獨感。

從飲食上分析:

貓咪是肉食性動物,而且是純肉性動物,這點與狗不同,狗是可以消化食用澱粉、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表明貓咪過多食用澱粉、碳水化合物等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肉內含有高蛋白,而貓咪對高蛋白要求也很高。

此外,貓咪體質較為特殊,牛磺酸、維生素A等自身無法生成,需要從肉類中攝取。而且牛磺酸為貓咪必須的營養物質,而狗則不是。

狗具有將胡蘿蔔素轉化為視黃醇的能力,但是貓卻不具有;狗可以把食品中的色氨酸轉化為煙酸,但是貓也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這些諸多差異,都是貓狗之間的營養需求的異同點,相應的犬貓食品配方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馴化貓咪是不存在的,好好做貓奴就好了,乖乖給貓星人吃肉肉吧。點擊本段文字,鮮肉吃起來:喵粒大鮮凍乾鮮肉系列,吃肉當然要吃的放心,吃得有營養。

在人類豢養的所有動物中,貓是最「費而不惠」的:它對人類生存的貢獻很小,而且堅持獨來獨往,時常棄主人而去。貓究竟在什麼時候、如何成為人類家庭中的一員?科學家的研究,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早在1萬多年前,居住在新月沃土的人類祖先,就開始和貓同居。而且,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貓,不如說是貓選擇了能提供給它更多食物的人類,並逐漸讓人類習慣和它們相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寵物 的精彩文章:

哈士奇在中國叫「二哈」,你知道在俄羅斯叫什麼嗎?你肯定想不到
大熊貓正呼呼大睡,結果被飼養員強行叫醒,它的表情笑翻一眾網友

TAG:子曰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