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寶寶磨人太難帶?還不是因為父母帶娃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

寶寶磨人太難帶?還不是因為父母帶娃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

相信有很多家長在寶寶1歲到3歲的時候是最難帶的時候,因為孩子還不會說話,情緒只能通過行動和表情來表達出來。即使孩子會說話,情緒管理能力也是很差的。那麼家長們知道,孩子們這麼難帶是因為什麼嗎?

其實是因為孩子沒有安全感!

根據調查顯示,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經常哭,而家長們通常會把孩子哭視為一種正常表現,也不會專門去管並且研究這件事,但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甚至有孩子在睡覺起來看到身邊沒有人的時候也會哭,而且哭的很厲害。小時候哭家長不管的話長大之後脾氣很容易暴躁,經常把負面的情緒寫在臉上。

那麼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還有什麼表現呢?

一 人多的時候比較安靜或者愛哭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特別喜歡待在封閉的空間,最好身邊只有他熟悉的人。一旦家長帶他到人多的地方,讓他接觸更多陌生人,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容易哭鬧。當然,家長可能會說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只不過是因為孩子很少見到生人。當然,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孩子過少的接觸人群,到了陌生的地方,接觸陌生的人,自然容易哭鬧。可是,如果是安全感特別足的孩子,即便是到了陌生的地方,因為有熟悉的人在身邊,如自己的爸爸媽媽,他是不會輕易的哭鬧。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否則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怕見生人,性格很孤僻。

二 一說要離開爸爸或者媽媽就哭得特別厲害

孩子小時候經常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就會形成很大的依賴性,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並且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的話,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很難離開爸爸媽媽。並且在家長離開自己身邊的時候會特別沒有安全感,甚至會直接大吵大鬧,大一點但不夠懂事的7到12歲的孩子還可能在父母寵溺的情況下,離開父母就自殘的傾向。如果孩子出現自殘的傾向,就證明孩子已經非常缺乏安全感了,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三 在睡覺的時候要讓父母陪在身邊或者抱個玩具才能睡著

有的孩子喜歡蜷著身體在角落裡面睡覺,或者在自己睡著之前必須讓父母陪伴在身旁才能睡著,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感覺這個角落安全,而且睡覺姿勢和在媽媽肚子裡面是一樣的。而想讓父母陪在身旁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狀態,或者是因為平時家長會給孩子講一些鬼故事,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

還有孩子晚上睡覺必須抱個玩具,其實這種孩子是把玩具當成某個人了,把玩具當做一種精神寄託。或者是女孩子小時候比較喜歡玩偶,一直抱著就有了感情,長大後也不願意丟棄。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特別可憐並且讓家長心疼的,那麼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呢?

一 孩子沒有冒險的勇氣

沒有安全感會導致孩子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不能克服恐懼心理,自然也就缺乏冒險的勇氣,如果不能保證這件事的成功性,就不會去了解也不會去做。由於孩子沒有勇氣去冒險,直到危機才能逼迫著孩子採取不同的途徑。這種價值觀和人生觀會導致孩子的眼界格局太小,看不到未來的前景。

和有遠見的孩子相比,沒有安全的孩子會比較固執,並且目光短淺。

二 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往來

孩子沒有安全感,在和別人交流時可能會有被迫害妄想症,孩子的性格一般比較慢熱,而現在的社會明顯是個快速交朋友的時代,在工作中也是,試想一下,孩子到了一個新環境,肯定要主動和同事們打招呼,儘快熟悉起來,但是缺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不會是主動的那一方,而是想享受別人的主動。而真正讓人舒服的交際方式使雙方都主動,才能處好這段關係,而不是一方一味主動,一味迎合,不管是對待愛情,友情,還是同事之間都是這樣的道理。

三 孩子缺少干大事的決心,優柔寡斷

孩子沒有安全感會導致他說一些具有負能量的話,從而很難與真正正能量的人相處。而且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平時話很少,很難和集體真正的融合進去,即使有什麼比較好的事情,孩子也很難堅定下來去做,起集中地做一件事。

孩子沒有安全感是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讓孩子感覺到愛和安全感,那家長應該怎麼做,孩子才有安全感呢?建議家長可以從這五點下手:

一 經常溝通和交流

孩子的安全感最初都是來自於父母的陪伴。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就要多跟孩子說說話,哪怕在他們還不會說話的情況下,當你跟他溝通的時候,他也會注視著你,也就所謂的心靈感。

二 交流時要注意家長的語氣、耐心和交談方式

在和孩子平時說話的時候,家長的語言溝通是很影響孩子的,並且孩子很可能會模仿家長,如果家長脾氣暴躁,孩子也會感到懼怕,不適,厭煩家長。所以,在和孩子相處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就算有再大的氣氛,也一定要默念三句"孩子是親生的",來使自己平復下來。

三 不要打罵孩子

家長們要調動自己的腦子和情商,以一種輕鬆的方式把孩子的問題和矛盾解決了,而不是通過對孩子發脾氣的方式,發脾氣和打孩子是最不得已的一種,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家長還是不要用比較好。

四 在孩子情緒不對的時候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一定不要不管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很多鬱悶的事情,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他就很容易胡思亂想,而孩子在沒有建立正確原則和觀念的情況下,胡思亂想很容易做錯,使情況越來越嚴重。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溝通,包括和孩子,雖然有心靈反應,但是也要通過嘴巴說出來,這樣家長和孩子的心才會更貼近。

五 最重要的一點是陪伴。

作為家長,陪伴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到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掙錢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比如90後的父母,現在大多數的90後小時候都經歷過爸爸媽媽出去做生意或者工作,自己被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看大的狀況,而當自己體會過這種感覺之後,成立家庭的時候一般都會決定以後就算再苦再難都不會離開孩子。

孩子在小時候是特別敏感的,如果想讓孩子正常並且健康長大的話,家長們一定要做到這五點,如果可以做到這五點中的三點,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不知道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呢?建議家長們可以問下孩子在心裡給自己打多少分,並且說出對父母的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並且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一家人在固定的頻率下開會的習慣,不僅會給孩子安全感,同時會促進一家人的情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哥撩育 的精彩文章:

三歲寶寶是撒謊大王?真實原因不懂不要亂貼標籤
別打著愛子的旗號捆綁娃,父母做不到這點,只會讓孩子遠走越遠

TAG:寬哥撩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