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海公上師:心不真切 雖坐茅棚 亦等兒戲

海公上師:心不真切 雖坐茅棚 亦等兒戲

海公上師:心不真切,雖坐茅棚,亦等兒戲

昔宗喀巴大師曾發願謂:「凡念誦《菩提道次第》者,久則不知者已能知。」有此加持力,學者努力前修,則所獲效果,當然如操左券也。

無論念佛、參禪及學密法,閉關或坐茅棚,須前三月作無常觀。此就已修過無常觀者言,若從未修此等觀想者,當閉關等之前,約一二年預修方好,否則心不真切,雖閉門及坐茅棚,亦等兒戲。

八法,謂利衰等。若於利上計較,佛法必不成。毀譽應看自己實際之行事:若己實無過失,他人非毀,則為消我之罪;譽之過失,若有實德,亦招致謗毀,增加困難,成就迂緩;若無實德盜虛譽,危險尤大。修行乃與魔作戰,非兒戲之事,應嚴守秘密家風。世有實無功德,虛飾其詞登報宣傳,何其愚也。

事業太多,技能太多,皆有過失。一人之精力有限,應量力為之。過多則有時不免將事做壞,且與自身壽命有妨。人非金石,機器用久亦壞,應慎之也。

心緒多,思慮多,一事無成,是修之大忌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法佛音禪悟 的精彩文章:

竹密不妨流水過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TAG:妙法佛音禪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