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不起水果了」

「吃不起水果了」

邦哥推薦:

草莓26元一斤,耙耙柑14元一斤,水蜜桃30元一斤,提子29元一斤,半個西瓜30元……「

除了香蕉,水果真的快吃不起了,以前只是覺得車厘子貴,現在感覺各種水果都貴了,隨便買點水果就要兩百塊!」

近期水果市場「漲聲一片」,上面這句話引起很多人共鳴。

本文來源自: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

01

水果太貴,網友直呼吃不起

在見聞君今日發起的一則討論中,很多網友抱怨「水果吃不起」了。

到底有多貴,見聞君選一些大家的物價實例,你們感受一下。

奇異果13元一個,荔枝小地方也要20多一斤,高則近40元:

蘋果11-16元一斤,特價榴槤18塊多:

櫻桃2-3元一個,7個近25元:

半個小西瓜24元,大點的要30多元:

其實,水果店老闆也不想這麼貴,畢竟貴了不好賣。

見聞網友@Hedan調侃,「水果漲價了,皮帶還沒漲,上星期買了兩根,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02

水果為啥這麼貴?

那麼,今年的水果為什麼這麼貴呢?

一是供需。

不少水果價格近期上漲很多,主要是因為供需不平衡。

很多水果是秋熟產品,比如蘋果。4、5月份應季的蘋果還沒有上市,大家買到的水果,是去年保存起來的。隨著天氣變熱,需要越來越大,但庫存越來越少,價格隨之上漲。

另外一些早上市的水果,比如早桃,也是因為供應較少,價格相對較高。

此外,去年以來極端天氣比較多,導致大部分國產水果產量減少。有媒體報道南方水果荔枝甚至比往年減產三分之二,不少產地蘋果的產量都減少了至少40%,個別地區甚至減產達到一半。

而有些囤貨多的批發商坐地起價,或想囤到一個合理的心理價位再出手,囤貨的時間拉長,也增加了水果的銷售成本,最終都會體現到零售價上來。

二是成本。

先說種植成本。以蘋果為例,一方面,近年果農也是為了迎合市場,把以前的果樹砍掉,重新種新品牌,成本很大。從長苗到結果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期間還要修剪、澆水、施肥等;另一方面,為了讓果子長得漂亮,需要人工套袋。結果時一個個套,成熟時一個個採摘,很耗時也耗人工,而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再說流通成本。從收購市場到水果市場,涉及到運輸、儲存等多個環節,消費者對新鮮度要求越來越高,商家投入到冷庫、冷鏈等成本也越來越多,這都會最終體現在價格上。儲存了一個冬季,水果壞掉的幾率變大,破損比例上升,也要算入成本。

其次是店面租金,這個和房價一樣,就不展開多說了。不過,有見聞網友提到,房價和物價有一個傳導機制,你怎麼看?

最後,近年來水果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精品水果」進入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費,品質和檔次也在不斷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市場價格的上行。

03

中國蘋果、紅棗期貨漲上了天

在水果價格節節攀升的影響之下,期貨市場也迎來了一次上漲。

5月13日周一,紅棗期貨主力合約1912午間持續拉升,漲逾5%,觸及漲停板,為2019年4月30日上市交易以來首次,最終喜迎漲停收盤。

與此同時,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910午間漲逾3%,午後漲幅進一步擴大,價格一度飆升至近7個月高位的8888元/噸,最終收漲3.58%,價格來到8862元/噸。

自去年上市以來,蘋果期貨價格多次創下新高,主力合約價格一度衝破12000元/噸,隨後漸漸回落。5月迄今,1910合約已經漲逾8.5%。

方正中期期貨此前分析指出,就1910及以後的合約來看,新一季蘋果全面進入開花季,產區天氣對於行情的干擾增加,不過目前尚未看到能夠對產量造成重大影響的因素,限制期價的漲幅。

紅棗方面,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則稱,短期來看,在成本端的支撐下,紅棗價格易漲難跌,只是消費淡季的到來限制了上漲空間。長期來看,新疆前期種植的棗樹進入盛果期,紅棗供應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產量趨於穩定。同時,終端消費基本飽和。因此,紅棗價格很難出現趨勢性行情,後市將呈振蕩走勢。

04

會引起通脹嗎?

水果期貨大漲,與食品價格的上漲顯然脫不了關係。

5月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2.5%,漲幅較3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6.1%,影響CPI上漲約1.19個百分點。

在食品中,鮮菜價格水平仍處於高位,同比上漲17.4%,影響CPI上漲約0.4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4.4%,漲幅比上月擴大9.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1個百分點;去年秋季北方水果欠收,今年存量不足,鮮果價格上漲11.9%,影響CPI上漲約0.22個百分點。

水果等食品價格上漲引起了通脹擔憂,不過,從各家首席對通脹的預測分析來看,大多認為趨勢屬於溫和水平。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CPI上行主要是受豬價等結構性因素推動,未來一到兩個季度豬價和CPI或繼續溫和上行,但上行的空間有限。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整體看未來通脹走勢依舊溫和,預測全年CPI有望保持在2-3%左右溫和區間。

中信證券指出,外部影響對經濟總需求的衝擊將逐漸顯現,宏觀政策托底經濟的力度也將隨之加大,但考慮到短期預期的變化將使得需求端承壓,核心CPI難有明顯起色,豬價上漲對CPI提升的效果有限。我們依舊維持2季度後兩個月通脹將繼續向上突破的觀點,但超過3%的可能性下降,全年預計通脹水平約在2.4%-2.5%左右,相較去年,今年上漲屬於溫和水平,目前通脹預期或已有所削弱。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預計,二季度CPI將繼續小幅回升,但衝破3%的概率不大。

國盛宏觀熊園團隊也表示,在豬價、油價和流動性的綜合作用下,二季度通脹壓力較大,CPI可能在7月前後達到年內高點(2.7%-2.9%)。除非油價超預期上漲,否則年內CPI難「破3」。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阿里人自爆:江湖盛傳「湖畔三板斧」,其實這才是全部真相!
為什麼甲骨文被裁員工不值得同情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