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為AI晶元真正落地商用的AI「獨角獸」企業,耐能(Kneron)於5月15日發布了其最新的智能物聯網專用AI SoC-——KL520,開啟從提供IP到自推晶元的新征程!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指甲蓋大小的耐能AI晶元KL520,專註IOT應用

耐能創始人兼CEO劉峻誠介紹稱,耐能成立於2015年,在美國聖地亞哥(有頂級人才),在深圳(市場活力與創新精神)、珠海、台北、新竹(半導體產業背景)都有辦事處。

因地域的跨越,劉峻誠戲謔稱耐能是24小時不間斷開發,「剛開完美國的會議,又開始中國的會議,跨時區的不間斷開發,讓耐能一直保持技術的領先」。

在核心團隊組建方面,耐能吸引了高通、三星、華為、金蝶、富鼎等全球知名公司諸多精英人才,其中不乏實現財務自由退隱的「老人家」,從年輕工程師到「老人家」的最佳組合,耐能跨越了年齡的限制。耐能同時具備軟硬體一體開發,又跨越了僅限於軟或硬體設計的局限。

因此,「跨地域、跨年齡、跨軟硬體」成為耐能的三大跨越。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耐能AI晶元KL520

同很多AI初創公司一樣,耐能同樣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在2017年11月15日完成超過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資本、奇景光電、高通、中科創達等參與投資。2018年,耐能又完成由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的1800萬美元A+輪融資。

「之所以吸引到這麼多資本的青睞和信任,得益於耐能是目前極少數能實現AI晶元落地商用的企業。」 劉峻誠表示。

耐能AI晶元的三大特性

第一大特性是實現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這樣的好處是,在離線環境下終端就能識別分析與快速響應,大幅減輕了網路和雲端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滿足了用戶安全隱私的需求。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第二大特性是獨家可重組技術。傳統的人工智慧運算,必須運用整個神經網路進行運算,而耐能的可重組式人工智慧神經網路(RANN)技術會根據不同的任務進行重組,減少運算複雜度,降低整體部署成本。

提及可重組性,劉峻誠強調,同一顆晶元可以支持不同的應用,比如語音、影像、2D和3D人臉識別等,而傳統是需要搭配不同的晶元來實現。

這顆晶元可以「變形」而且很強大,即便是搭配很入門的MCU(如ARM M4)都能很好地實現AI功能,且能把成本做到很低!

據介紹,這顆晶元可用於智能物聯網、智能安防等多個細分領域,比如在智能物聯網領域,掃地機器人(路徑規劃)、烤箱(烤焦預測與響應)、空調(根據人體特徵調節溫度)、油煙機(油煙大的警告)、智能冰箱(推介菜品)、智能門鎖(3D人臉識別)等,都是典型應用。

第三大特性是軟硬體一體化,這包括終端設備專用的神經網路處理器(NPU)與圖像識別軟體。因其軟硬體可緊密整合,這讓整體方案體積更小、功耗更低,並協助產品快速開發。

基於上述三大特徵,耐能KDP300、KDP320、KDP500、KDP520和KDP720系列IP以及KL520晶元均被賦予這些特性。新發布的KL520專為智能物聯網設計,採用40納米低功耗製程,算力最高可達345GOPS(300MHz),平均功耗僅500mW,是一顆「務實好用」的晶元。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性能夠用、成本低、易市場化」是劉峻誠反覆強調的關鍵詞。「之所以採用40nm,主要是基於成本的管控,28nm的投入成本可能是40nm的3倍,成本3倍意味著售價的3倍。」劉峻誠表示,「我們要求做的晶元是真正賣得好的晶元,希望它同時具備最高的兼容性、最低的功耗、最適用的性能及最好的價格,而不是簡單的硬體參數的堆砌。」

據透露,2019年第四季度,耐能將發布更高規格的第二款AI SoC——KL720。而2020年,「3代」KL330、KL530和KL730系列也將相繼推出,其中KL530將採用28nm製程、KL730的製程則為16nm。

大咖齊聚,4家巨頭高管為耐能站台

此次論壇上,作為耐能的投資人、客戶、合作夥伴的代表,美國高通公司風險投資總監毛嵩、大唐半導體研發部技術總監母大學、奧比中光副總經理兼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勛祿、驀然認知創始人兼CEO戴帥湘等分享了所屬公司與耐能的合作情況,母大學還詳細介紹了搭載Kneron KL520的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研發進展。

高通:1.0和2.0時代都需要終端AI

近幾年,AI產業的發展走向一直是風投公司密切關注的,很多AI初創公司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美國高通公司風險投資總監毛嵩表示,高通創投目前在全球管理超過150家活躍的被投公司組合。優勢在於專業的評估團隊,以及上下游的合作夥伴的支持。目前,高通創投已設立了1億美元AI投資基金,同時還有1.5億美元中國戰略投資基金,未來會投資那些能加速AI技術創新的全球企業。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美國高通公司風險投資總監毛嵩

毛嵩提出了AI商業化的1.0和2.0時代。

AI商業化1.0時代:大型演算法公司為王的時代,高精度、高算力是其基本特徵。AI商業化2.0時代:不需要高清的演算法,比如監測安全帽、工服、廚師帽、樓宇的火警等,目前,國內傳統行業都有這種泛AI的需求,用於替換掉人力資源的成本。

另外,針對垂直市場的深入AI訴求,比如軸承的檢測,目前還是靠工人檢測(每天要看2萬個產品),這一塊慢慢被AI替換掉,這類垂直應用需要高精度高算力。無論1.0或2.0,這些邊緣化的應用需求,都將帶來價值。

毛嵩還指出,高通創投投資人工智慧的關鍵點有三:高效的硬體、先進的演算法和垂直平台和典型應用。隨著5G的到來,萬億級的設備聯網,每個設備本身需要算力,而雲+端結合的方式,正是耐能的機會。

大唐:智能門鎖大勢所趨,安全性+低功耗助力

智能門鎖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2018年出貨1300萬台,智能門鎖的滲透率達5%,未來將出現爆髮式增長,隨著用戶消費習慣逐漸養成,滲透率不斷提高,智能門鎖取代傳統門鎖成為必然趨勢。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大唐半導體總工程師母大學

大唐半導體研發部技術總監母大學提出了幾個發展難點:

一是發展中的行業都面臨的行業亂象:

  1. 行業缺乏統一標準;
  2. 品牌和方案廠商眾多,技術實力參差不齊;
  3. 價格競爭激烈,部分廠商片面追求低價;
  4. 研發系統不夠完善,無法嚴格執行研發體系標準。

二是安全問題:

  1. 2D人臉識別門鎖容易被攻破,3D技術門檻高;
  2. 常見破解開鎖新聞,諸如小黑盒問題;
  3. 外設的安全可靠性不夠,裸數據傳輸,安全機制不健全;
  4. 安全終端研發能力門檻高。

三是售後問題:

  1. 主控系統不夠穩鍵,功耗大,售後問題較多;
  2. 產品安全性不夠;
  3. 多數無法實現軟體升級;
  4. 系統自檢、監測機制缺乏。

AI如何助力安全智能門鎖?他提出,大唐與耐能合力打造的3D人臉識別安全智能門鎖解決方案——安全晶元主控+低功耗AI晶元+3D人臉識別演算法+BLE5.0,可以解決上述幾大痛點。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作為傳統的通信技術公司,大唐一直在安全領域紮根,目前跟耐能找到合作的契合點,尤其是在低功耗場景下的應用,如人臉識別,平均功耗可以控制在500毫安以內。母大學強調,大唐在通信和安全領域的優勢,跟耐能在AI和人臉識別演算法的結合,完美打造3D人臉識別安全智能門鎖解決方案。

其次是安全性,目前大唐這顆主控晶元主要的特性是安全,採用ARM SC300安全架構內核,有國密二級認證,安全級別EAL4+與銀聯晶元安全認證。同時,搭載安全加密演算法。以智能門鎖應用為例,大大降低陌生人盜刷臉進入室內的可能性。

談及人臉識別鎖如何快速普及,母大學強調,一是性能,二是成本。如果一個產品好用且成本低,不可能不普及,目前智能門鎖供應鏈仍在完善過程中,但是一個必然趨勢,相信與耐能的合作能加速這一趨勢。

奧比中光:讓每個終端「看懂」世界

奧比中光是國際上少數幾個掌握3D感測絕大部分核技術且是中國唯一能同蘋果、微軟、英特爾等國際巨頭抗衡的3D感測的技術廠商,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客廳生態、3D掃描、機器人、安防、金融等20多個業務領域,在全球各國家和地區擁有3000多家客戶。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圖、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勛祿

奧比中光高級戰略BD總監彭勛祿表示,公司於2013年成立,目前有700多人的團隊,是除英特爾、蘋果、微軟外全球第四家實現3D視覺晶元量產的企業。

據介紹,去年奧比中光完成第一輪融資,目前估值超過100億元,年出貨量達200萬台,3D攝像頭的批量交付是核心優勢之一,非手機業務產能達到100K以上,從晶元到演算法、到模組全線完成,並提供深度定製的服務。

談及與耐能的而合作,彭勛祿表示非常看重耐能AI晶元低功耗、高算力的特性,能推動3D視覺方案儘快落地。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目前,奧比中光3D結構光技術,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刷臉支付、智能安防、智能門禁/閘機、智能門鎖、智能交通、智能機器人、智慧物流、3D空間掃描、智能家居、商顯投影、3D人體測量、智慧畜牧及其它應用場景。據介紹,濟南地鐵定製的刷臉坐地鐵、智能交通異常危險行為檢測,都用到了奧比中光的技術。

驀然認知:AI場景化落地,必先實現端雲結合

作為智能語音座艙及對話應用生態的開創者,驀然認知專註於「認知計算、自然語言理解」,擁有自主的語音交互全棧技術(降噪+語音+語義+多輪對話+知識圖譜)。

專註終端AI,耐能發布智能IoT專用AI晶元

圖、驀然認知創始人兼CEO戴帥湘

驀然認知創始人兼CEO戴帥湘表示,要推動AI場景化落地必先實現端雲結合。在未來,驀然認知將會繼續把雲端認知計算與本地端感知計算相結合,提供以自然語言交互為核心的「多模態多輪交互整體方案」,深入滲透汽車及消費電子終端OS,為用戶帶來全新多模交互方式下,去APP化的應用體驗。

小結:物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推動上游晶元和方案集中爆發。可以預見,AIOT將使得萬億級的終端設備更懂得人類需求。雖然目前AI技術與IOT應用都有各自的一些發展痛點,但相信在耐能(終端AI+可重組架構+軟硬體一體)等優秀企業以及超強合作夥伴的共同推動下,AI在IOT領域的快速普及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採購:關稅致商品提價6.8%,2019產能和收入仍增長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