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口紅一哥」李佳琦:為什麼你那麼努力,還是一事無成?

「口紅一哥」李佳琦:為什麼你那麼努力,還是一事無成?

文 ▏木舒

「你們的魔鬼又來咯!」

「OMG!!這也太好看了吧!」

「買它買它!買它!!」

看完這三句話,我想有許多人都會自動腦補出那個魔鬼聲音。

頭腦發脹,呼吸困難,好像精神被控制了一番,打開淘寶,錢包被掏空......

沒錯,他就是「口紅一哥」李佳琦。

他應該算是今年最火的網紅了吧?

短短2個月時間,抖音粉絲瘋長1400萬,點贊數近億,月入6位數,一次直播居然就能帶貨超過350萬......他甚至在淘寶直播中碾壓式的打敗了馬雲。

而你要知道,在他成為口紅一哥之前只是一家化妝品專櫃的導購,生活在一線城市,月入6000。

他實現了「人生逆襲」,因為他真的很拼。

他每天都從晚上7點直播到次日凌晨1點,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場直播。

沒有假期,沒有工作日,沒有任何的個人娛樂時間。深夜直播完還要開總結會,短暫睡幾個小時就得繼續起來挑品,每天都是如此,即使生病也沒停過。

看過他視頻的人都知道,他的直播基本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試口紅。

我想塗過口紅的女生都明白,口紅塗在嘴唇上一次兩次還行,如果你塗完立刻用化妝棉狠擦卸妝,接著再塗,幾次下來,嘴唇就會發熱發麻。

而你敢相信,為了讓大家能更直觀的看到口紅上嘴唇後的效果,他每天晚上都要一次次試上上百隻口紅,最高的一晚試了189隻。

試完之後整個嘴唇都是沒有知覺的。

他或許就在用自己的真實逆襲例子在告訴大家:

那些讓你羨慕的成功的人背後,必然是沒日沒夜的努力和煎熬,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到這很多人肯定會說:他不就是塗口紅嗎?比他努力、辛苦的人多的是,還沒他賺的多。

是啊,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但在我看來,那些努力且成功的人比沒成功的,贏就贏在了他們找對了「方向」!

如果李佳琦一直還在櫃檯,把業績作為目標,他再努力也不會賺的比現在多吧?

各大化妝品櫃檯,比李佳琦更高更帥更努力的男導購比比皆是,可像他一樣幾年前就看準了直播行業的又有幾個?

你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李佳琦比他們優秀的地方,因為他比其他人都先找到了方向。

他的前瞻性讓他成為了「第一人」,做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再往後你如果照搬他的路子,那都是模仿。

2

我們都知道黃渤是一位優秀的演員、影帝,可是最開始,黃渤是走歌手、組合模式的。

那時的他全國各地到處商演、賣場,不停的寫歌,給知名的歌星投歌曲小樣,可是基本還是都打了水漂,沒賺到什麼錢。

要不是他偶然的走進了表演這條路,要不是他毅然決然的轉行做起了演員,或許今天,他依然是默默無聞的那一個。

阿里巴巴的賀學友,他沒上過大學,在進入阿里之前,他種過地,打過工,自己做過生意。他做過18份工作,沒一份做成功的。

這樣看他是一個「失敗」的人,可也是他,轉行做銷售後,成為了阿里的「銷售戰神」,在進入阿里的二個月就成為了TOP,帶著墊底團隊拿到了百萬收入。

早些年,在新媒體還沒那麼發達時,有許多人毅然決然從傳統紙媒出來做新媒體,後來紙媒一家家倒閉,而他們個人的流量、傳播度甚至超出了一整家紙媒的傳播力。

這其中的每一個人,誰不努力?

可是為什麼,同樣一個人,同樣的努力,之前失敗了後來卻成功了?

還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適合他們的正確的方向。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適合的是什麼。

改變你的思維模式,選對你要努力的方向,這時候的努力才會顯現出更大的價值。

3

當年看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時,有一段劇情讓我印象深刻。

徐太浪穿越回90年代後,金士傑飾演的警察找上門來,問董子健飾演的小馬哥:「你從事什麼職業?」

小馬哥回答:「程序編程和軟體開發」

那時金士傑直接非常嫌棄的打斷:「那就是無業!」

後來在吃飯時,幾個人在探討人生和未來,小馬哥對他們說:「我一直在想人們即時通訊的重要性,我在做一個網際網路通訊軟體。」

而那時的徐乘正滿臉不屑:你那沒什麼用,什麼最好用?BB機啊!

他勸小馬哥和他一樣,屯大量的錄像帶和BB機,靠著開錄像廳和倒賣BB機,以後一定能大賺一筆!走向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

就在他屯BB機時,小馬哥離開了家鄉,獨自去到大城市追尋、實現自己的網際網路夢想。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小馬哥所研發的那套軟體叫做OICQ。對,那就是後來的QQ。而徐乘正因為屯了大量賣不出去的BP機血虧。

其實兩個人都一樣很努力,成敗最後只因他們的眼界不同。

有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嗎?

這個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有太多太多的成功人士在當初在提出設想時,都是被罵「瘋子」的那一個。

周圍大多數的人可能都覺得,他們簡直是在做白日夢,不符合現實,不符合邏輯,不可能成功。可往往,這樣的人,極有可能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十幾年前,誰能想到微信將會取代簡訊?十幾年前誰能想到移動支付將代替現金?二十年前誰又能想到手機可以沒鍵盤,越做越薄?

這些不都是靠著那些「瘋子」改變的嗎?

努力沒有錯,可在努力的同時,也請把自己的眼界、格局放大。

你的眼睛裡只有安排下來的工作,你拼勁全力的去跟同行賽跑,總覺得你現在做的這個行業永遠不會被淘汰,永遠無可替代。你覺得只要自己努力的戰勝了自己的同行,自己就一輩子站在行業頂端。

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輸給的不是同行,而是這個時代的發展。

當你比別人想到的更早,當你比別人更早努力的去實踐時,你才能跑到別人的前面。

4

從互聯網公司996工作模式,到凌晨三點的北京上海燈火通明,再到創業人士吃住在公司,每天工作近20小時,還有太多人剛生完孩子,幾小時後就開始對接工作......

現代人真的是太拼了!

可這其中,還有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理想是什麼,只是為了生存,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浪費著時間,拿著十年如一日的工資,混著日子。

你乾的也很努力,自己很累,可最終效果不佳,拼到最後,發現自己被替代了,又反過來抱怨自己「沒功勞也有苦勞」。

你會發現太多人都喜歡強調自己的「苦勞」。

可遺憾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你沒有功勞,沒人願意管你是不是有苦勞。

老闆只會為你的功勞買單,不會為你的苦勞買單。

5

在我看來,每一個成功之人身上都必備了三個要素:

自我認知能力

眼界、格局

努力

排名分前後。

阿里巴巴以年薪40萬招聘資深體驗師,要求60歲以上的老人。

他們收到了3000多份簡歷,大專、本科還有很多碩士生,研究生......想像在那個年代,學歷的含金量有多高。

而最終面試成功的10個人中,有83歲的清華奶奶,有62歲的作家大爺,62歲的IT大爺......

IT大爺甚至還帶著自我介紹的ppt,並且能熟練的使用Photoshop等設計軟體......

62歲開網店,用PS,而36歲的收費站大姐卻在收費站被取消後崩潰大喊:「我學不會別的了!」

很多時候只努力沒用,你得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

很多時候只努力沒用,你得努力對方向,你得讓自己始終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優化自己,接受改變

有著長遠的認知和格局

有著危機意識和應對危機的意識

從未停止過努力

這樣的人才會成功,才能長久發展,才不會被飛速發展的世界所拋棄。

THE END

作者簡介

木舒

好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真正的漢族,是什麼樣的嗎?
這六種人值得深交,遇到不要錯過!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