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遺傳病的人該不該生孩子?用這個方法就能成功避免被遺傳

有遺傳病的人該不該生孩子?用這個方法就能成功避免被遺傳

先天性遺傳病對於還未出生的寶寶來說,就是一張被寫上了否定兩個字的判決書。

一直以來,受制於醫療技術,國際上對很多先天性遺傳病一直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

但最近國外關於「基因編輯」的兩項研究,為先天性遺傳病的治療展露了一絲曙光。

基因編輯是遺傳工程的一種,是指在活體基因組中進行DNA插入、刪除、修改或替換的一項技術。

基因編輯用於治療肺部疾病

表面活性蛋白缺乏症就是這判決書上的一員。

表面活性蛋白是一種降低肺部表面張力的脂蛋白混合物,它對肺功能的正常運作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嬰兒出現表面活性蛋白缺陷導致肺部功能不足,往往會在幾個小時內快速出現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

但是,近期關於基因療法的一項最新進展——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和費城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成功修復了小鼠的一種致命基因突變,讓我們重新看到了曙光。

本項研究對「胚胎基因療法」的可行性進行了檢驗,希望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在妊娠中晚期治癒或減輕肺部疾病。為此,該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CRISPR基因編輯熒光報告系統來進行測試。

首先,他們將這一系統注射到妊娠晚期(小鼠出生前4天,相當於人類懷孕的28周)母鼠的羊水中,隨著胚胎的呼吸動作,這些系統能進入小鼠胚胎即將成型的呼吸道和肺部,進行基因編輯。如果能在位點觀察到熒光,就證明基因編輯成功。

CRISPR編輯的肺細胞(綠色)與EGFP熒光蛋白(圖源:Penn Medicine)

研究人員使用的小鼠模型體內都帶有兩條基因:一條是突變的SFTPC基因(會導致表面活性蛋白出現異常),另外一條是正常的野生型SFTPC基因。

小鼠胚胎分為三組:第一組:不接受任何治療;第二組:接受對照基因編輯(只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第三組:表達綠色熒光的同時,突變SFTPC基因失活。

研究發現,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小鼠胚胎,在出生6小時後全部死亡。而接受了基因編輯治療的第三組,在24小時後依舊有8%的幼鼠存活,出生後第七天,總存活率為5.7%。

這樣的研究結果無疑驗證了在妊娠期間對胚胎基因編輯的可行性,但是它還存在未知的一些風險,例如懷孕期間的基因編輯是否會對母親產生潛在風險。

基因編輯:預防遺傳性肝臟疾病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費城兒童醫院的科學家們還曾進行過一次產前基因編輯的嘗試——預防小鼠發生1型遺傳性酪氨酸血症(HT1)。HT1通常發生在嬰兒期,容易引發肝損傷,包括纖維化、硬化甚至癌變。

研究人員聯合CRISPR-Cas9和鹼基編輯(base editor 3,BE3)工具,靶向調控膽固醇水平的一個基因,降低在子宮內接受治療的健康小鼠的膽固醇水平。他們利用產前基因編輯改善了子宮內1型遺傳性酪氨酸血症小鼠的肝功能,從而預防新生小鼠的死亡。

CRISPR-Cas9是一種可定製的工具,可以讓科學家在DNA鏈的精確區域切割和插入小片段DNA。(圖源:Genome.gov)

研究中的小鼠在產前治療後三個月出生,且攜帶穩定數量的經過編輯的肝臟細胞,雖然母親患有HT1疾病,但是下一代小鼠的肝臟功能明顯提升,能夠繼續維持他們生存。

這項研究同樣也為出生前治療人類先天性遺傳疾病提供了概念證明。但是之前的研究表明,為了傳遞CRISPR-Cas9和Be 3,科學家們使用的腺病毒載體可能會引起宿主免疫系統意外反應,研究人員也在探索其他替代方法。

從小鼠實驗最終應用於人體,我們還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兩項研究取得的進步已經給予了我們極大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醫學技術的發展能夠為先天性遺傳病的寶寶打開一扇治療的窗口。

責編:呂楠楠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

https://www.chop.edu/news/prenatal-gene-editing-shows-proof-concept-treating-congenital-disease-birth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1/488/eaav8375

原創文章▎轉載請至後台諮詢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當媽第一年實錄:別逼我做個偉大的母親!
小心,你的胎盤可能正在被偷去倒賣!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