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次!嫦娥四號新發現,困擾科學家已久的問題,終於有了最新答案

首次!嫦娥四號新發現,困擾科學家已久的問題,終於有了最新答案

嫦娥四號效果圖

在太空探索領域,月球一直是全球空間探測的核心焦點,儘管前兩天看起來熱度並不高。但是,隨著我國嫦娥四號任務的順利進行,月球探測再次成為全球熱議的話題。近年來,世界主要航天大國都陸陸續續提出了探月計劃,我國雖然有嫦娥四號在先,但是也依舊沒有放棄對「奔月」。

如今,我國計劃在今年底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2024年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2030年發射嫦娥七號探測器,2035年發射嫦娥八號探測器。可見,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可謂是雄心勃勃。不過,在為後續探月工程積極做準備的同時,曾拿下多個「人類首次」的嫦娥四號又有了新發現。

嫦娥四號行走的軌跡

過去,月球表面以下大約60~1000千米的月幔曾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對象,而研究的主題就是其主要組成物質。近日,這個困擾科學家已久的問題有了最新答案。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公布,由該台研究員李春來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獲取的探測數據,給出一批直接證據。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在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著陸區中,橄欖石相對含量最高、低鈣輝石次之,僅含有很少量的高鈣輝石。這個數據分析證實了早期對月幔含有橄欖石的推斷,同時也為組成物質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要知道,過去為了探究月幔,各國科學家是將注意力重點放在了撞擊坑上。

更有意思的是,過去還有一個「月球是由乳酪製成的」笑話。這些都說明,月幔也一直是各國科學家探索的重點。但是,現在根據嫦娥四號這一重大發現,這個謎團也就此解開。美國人評論稱:「根據這項新的研究,史上首次登陸月背的中國嫦娥四號,再一次實現一個首次,並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謎團。」

嫦娥四號

此外,美國人認為,嫦娥四號探測任務收集了關鍵數據,接下來玉兔2號還將從隕石坑底部收集更多材料以確定其來源,研究人員也正在研究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可能性。

可以說,嫦娥四號原本就帶著儘快揭開月球深部物質成分神秘面紗的使用,如今看來它的使命完成的非常好。未來,這一研究數據可以為月球採樣甚至月球基地的建設提供參考,如果嫦娥六號到這一區域採樣的話,不但能夠獲取人類第一份月球背面的樣品,還有機會採集到月球深部物質的樣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人類探索月球60周年,也是人類實現首次載人登月30周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春來研究員表示:「月球是地球之外我們研究得最深刻的星球,由於月球的演化主要發生在30億年年,因此它更像化石,我們可以通過月球一窺地球的早期歷史。」(叮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哨所 的精彩文章:

055首艦即將入列海軍,巴西人:是的,中國的城市名稱已不多了!
中國製造立大功,墜海F-35打撈上來了,俄:我們的航母有救了

TAG:一號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