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德聯資本肖然:困難的不是規模、速度,而是克制和敬畏

德聯資本肖然:困難的不是規模、速度,而是克制和敬畏

對投資的剋制和對投資人的敬畏,讓德聯資本從起航伊始就放慢了投資的腳步。7 年的時間裡,投資了近 40 個項目,涵蓋了智能硬體、新能源、人工智慧、醫療健康等。目前管理的基金規模為 25 億,包括五隻人民幣基金和一隻美元基金,專業投資團隊達到 20 餘人的規模。

提及德聯資本的投資價值判斷,肖然將其比喻為一種類似於人工智慧般的深度神經網路模型。「通常來講,如果說你的深度神經網路模型越複雜,得出的結果就會相對更精確一些,當然這句話也不絕對。但我們是希望在一開始建立的模型層數相對厚一點,但是這個模型最後其實還是收斂了,收斂成幾個相對低緯度的決策鏈條,我們認為是高維度的去做一些工作,但是在低維度上去做一些決策。」

在肖然看來,作為有資歷的投資人,在當下技術變化又快以及整個行業演進又快的時候,除了項目量的積累,相反更需要投資人本身要有自己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前瞻性。

以下為對採訪內容的整理。(略有刪減)

七年來德聯資本一共投資了近 40 個項目,您是怎樣看待公司從犧牲發展速度來獲取投資經驗的策略?

肖然:其實我們一直反覆在說,到底我們為什麼不單純地去追求基金的管理規模和追求投資速度?這裡面有兩點特別核心的要素,第一點是我們有對投資的這種克制。其實我們在做投資、去投項目,這件事本身並不是非常難,因為你作為一個投資人,在一年的時間裡,假如你投十個項目,理論上你只需要做十個決策就可以。對於投資人來說,如果我掌握著一支基金,如果說我在前期不去克制我自己的投資,我看到一些好的項目的話就去押注,我覺得這對於投資人來講相反是一個更容易的事,但你在前期如何去克制自己投資的慾望,比如說我花一個月去看這個項目,甚至說我花兩個月甚至花半年的時間看這個項目,你所得到的一些反饋和所學習到的一些經驗,我覺得和你快速去做決策是有很大的不同。你能更深入的去了解行業,了解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去了解投資的一些精髓。

第二點就是我們對投資人的敬畏。投資人包括我們自己的出資人、LP,也包括我們對項目方的負責,當然也包括我們也要對自己負責。我們走到今天,已經完成了六期基金的募集,其實大部分基金也都投資完畢,也有一些正在投資期的基金。六期基金中其實有很多的 LP 是持續加碼,對於投資機構來說應該是一些非常難得的事情。相反我覺得早期如果說你很快投完一期基金,如果這期基金的回報不好,你很難做到第二期、第三期甚至做到第六期,我覺得是很能說明我們今天站在這個位置上所做的這些事情的選擇的正確。

從 2014 年您加入到德聯資本至今,您所聚焦的投資領域出現了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肖然:其實我們總體上都是去關注技術類的投資,這個也是我們德聯資本對外對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籤,基本包括三個大方向,第一是高端製造,第二是前沿科技,第三是醫療,從整個社會發展的歷程上來看,其實我們也認為科技是在整個人類社會的推動中是一直起到推動作用的。那麼尤其我們認為在當下這個時代,科技所起到的推動力是越來越重。很難說我們只盯著某一類或者某幾類科技,包括細分的一些技術,其實是在不斷演變和融合,我們也會根據科技的演變和融合去看不同領域的技術,所以每年上的投資主題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變化。從我關注的前沿科技領域來看,整個的人工智慧市場其實已經開始分散,人工智慧並不是市場上唯一的主流,人工智慧開始分化並且已經和其他的一些技術更加融合。比如大數據的技術和互聯網的技術,所以慢慢的我們也開始關注人工智慧和其他的技術做深度的融合和深入的鎖定這張方向。

你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如果一家公司技術驅動很強,但是它運營能力不強的話,你們會投嗎?

肖然:我們投資邏輯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應該叫做關注科技以及科技在產業場景的落地,我們不單純說只盯著科技,也不僅僅是科技在學術上在全球的前沿位置上到底有多領先。我們實際關注的是通過科技本身去看科技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在當下產業中發揮科技作用的能力。反過來,我們另一端非常重要的一個落地,就是說我們希望能看到技術在產業的落地,所以這兩個維度我們其實是相輔相成。比如說技術和真正的產業的需求是脫鉤的,這類的技術並不是我們所關注的技術。另一個原因有可能說技術本身是 OK 的,但有可能因為一些團隊原因導致這個技術沒有辦法在產業裡面落地,其實我們這兩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去關注,這就是所理解的一個項目的投資價值。

如何去判斷和挖掘一個好的項目?如何定義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

肖然:我們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首先,對於科技本身,我們希望要求自己在科技本身看得更深一點,因為本身大家就是做技術出身,我們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技術背景,在技術上看的更深一點。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剛才講技術其實雖然不是唯一的一個判斷的因素,但是我們通過這樣不斷的積累,我們更能夠把技術拆的更細,能夠看到技術的原理,技術的門檻,技術層的驅動,這樣的話能夠更好的便於我們去判斷技術的趨勢。我們經過這樣不斷的積累,我們在每個項目其實都要求項目經理,要求我們的同事把技術看得再深一點,經過不斷的這樣訓練,我相信經過幾年的這樣一個沉澱之後,我們對技術本身的把握會讓我們自己在做技術判斷的時候,基本不會出太大的這種差錯。這種沉澱我覺得對於一個投資人來講,去深入理解後面的產業,也是有幫助。

第二點,我們希望把產業的點看得更透一些。其實大家通常在做投資價值的判斷的時候,還會提到到底怎麼樣去看團隊,每個人對團隊的判斷也是各有千秋。但是從我們過往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在當下的技術投資的這樣一個特點來講,我自己總結就是他自我學習和進化的能力。這一點在我們去判斷科技類的項目的時候,放了比較大的一個權重。為什麼放這麼大的權重?第一是希望我們把技術剛才講到的一些變化和融合,除了我們自己要去把握之外,那麼我們也希望我們所投資的這些企業家同樣是具備這種快速學習和迭代的能力。第二是因為 CEO 本身通常是技術出身,他肯定要發生一個轉換,他需要從一個科學家或者從一個研究員轉化成一個企業管理者的時候,這個角色轉換的幅度非常大,所以我們企業希望它有快速迭代和快速適應新角色的能力。

您是如何看待您作為投資人與企業家之間的這種關係?

肖然:我們能夠當一個類似於副駕駛的決策角色,幫忙不添亂,也就是站到了一個能夠幫助企業家,但是我們又不去過多去干涉企業家這麼一個角色。副駕駛很多時候是作為一個領航員,因為企業家在專註開車,領航員很重要的作用是說他需要給企業家去進行植入。所以我們認為投資人一定要看到企業家看不到的東西,我們能夠提前給他一些指導和判斷。另外一點是,我們作為副駕駛,我們其實是坐在同一輛車上,我們認為是需要給他一個自由馳騁的這樣一個大的平原,一個大的空地,這樣企業家就能把車開得飛起來,怎麼樣去讓它在大的舞台上跑得更快,你的企業能夠在大的平台上開起來,通過各個模塊,各個零部件,像汽車各個零部件的磨合,那這個車就能開得很快。

您怎麼看待 5G 在接下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投資機會又在哪裡?

肖然:我們覺得 5G 可能會是未來幾年為數不多的能帶來這種系統性機會的一個技術,這個機會和人工智慧有類似的地方,早期人工智慧是以一項技術去出現,但慢慢經過發展它就去賦能了很多的行業,5G 有可能也是會這樣,早期作為一項技術出現,慢慢地發展,5G 也會賦能很多個行業。我們認為 5G 能帶來這樣的一個系統性機會,可能會在很多行業都會帶來一些變化,但是至於這些變化到底是怎麼樣的演變,我們現在很難快速下結論。我們內部其實是有這樣的一個分工,有專門的同事去負責關注 5G 技術的發展,另一個維度,除了看技術之外,還會看到一個深入的行業。所以我們其實是通過一個矩陣,我們叫科技產業的矩陣,來把關注一個技術的發展脈絡以及技術到底在哪個行業的落地,怎麼樣是最匹配的。

2017 年前後,人工智慧相應的一些投資數量在減少,是否意味著現在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數量也是在減少?

肖然:其實人工智慧的創業公司減少,我覺得是一定是必然的,其實從產業發展的規律上講,也一定是這樣,尤其是在中國創業公司數量很容易出現一個爆髮式的增長。但這個技術慢慢的被大家認為是一個通用型的技術,是從產業的發展規律,它就要進入相對被普及的這樣一個時代裡面,會出現很多平台型的技術已經開始賦能了,比如說科大訊飛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我不需要懂語音識別的技術,我只需要調用科大訊飛的 API 就可以了。這就導致了做一家技術導向性的公司,其實很難,我很難找到一個應用場景。那麼這就要求創業者一定找到一個產業應用的場景,我們要回到產業中,回到產業中又要具備技術能力。其實具有這樣複合型背景的創業者在現代已經會是非常少,他不單純是一個技術上的要求,還需要他對產業有理解,需要他把這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所以人工智慧純粹的創業公司數量,我們認為這個一定會是減少的。但是從大的方向上講,我們覺得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您如何看待演算法?您認為演算法是中立的嗎?

肖然:某種程度上,演算法不斷的推送讓人接近閱讀一樣習慣它,但如果說人的本質上的一些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演算法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現在這種個性化推送的演算法,仍然是非常初級的一個演算法。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在演算法這個層面仍然還有很大的一個改進空間。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舉個例子,它是不是能從一些其它的多維度渠道去獲取用戶的閱讀習慣,從閱讀習慣上發生一些轉換,演算法能夠第一時間之內推送給我興趣發生轉換之後的一些內容。所以對於我們演算法本身,對於人工智慧的創業者來說,甚至說包括對於頭條這樣一個巨頭來說,我覺得在這個層面的改善其實還是有很長的距離要走。回到哲學上的問題,就是人工智慧和人的關係還是在一個很磨合的一個早期,未來婚姻的情況到底怎麼樣,我們還得再觀察,但是現在還處於很早期的階段,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磨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OPPO 推出主打高性價比的 realme X 系列手機
科技圖鑑 | 蘋果與高通和解,關閉後台的動畫終於回來了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