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史家才女班昭,是女性典範還是千古罪人?

史家才女班昭,是女性典範還是千古罪人?

在中國封建社會,女性一直處在被壓迫的地位,封建觀念深深地禁錮著女性的思想,在男尊女卑的那個時代,各種能夠束縛女性思想,限制女性行為的文字層出不窮,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四本,《女誡》,《女論語》,《女孝經》和《女兒經》。這四本書最為通俗,流傳最廣,影響最深。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闡述了"三從四德"的道德標準,被現代人認為是禁錮女性思想的開篇之作——《女誡》。

在讀《女誡》前,我和所有女性一樣本能的有點抗拒,認為這是一本封建社會壓制女性的讀物,根本不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沒有讀的價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仔細的閱讀了這本保守爭議的《女誡》,也正是這本《女誡》使得它的作者班昭成為坑害女性的千古罪人。

最初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全書的觀點就是強調男尊女卑,女性應該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性別,無條件順從男性。這讓我也為女性感到忿忿不平。也對班昭這個人產生了一種莫名反感。讓我困惑不解的是同為女性的作者班昭又怎麼會如此的貶低女性的地位呢?通過對史實的理解看來我們真的是誤解了她的本意。

所謂的三從四德的說法也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層意思。班昭最初寫下的那些文字,確是充滿了積極正面的氣息,《女誡》出發點是基於為女性考慮,並不是為男子考慮,故本意是給自己的女兒、本宗族的女子的建議。自尊自愛,尊重丈夫,對家庭認真負責,對感情克制愛護。她希望女兒家庭和睦,婚姻幸福,

同時作為一個母親,希望女兒們能夠獲得尊嚴與尊重,獲得美好的生活和睦的家庭,這是每一個母親真正初衷。應該說對於《女誡》和作者班昭的誤解都是源於封建社會這個階段一幫男權主義者用這本書為根據,來證明自己的歪理邪說罷了。

班昭出生史學史家,從小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她看來女子應該和男子得到同樣的教育,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夫妻之間應該相互禮讓,相互尊重,從她的觀念里我絲毫沒有感覺到她男尊女卑的思想。相反她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維護女性的利益和地位。

其實班家當時有幾個姑娘正值出嫁的年齡,班昭擔心她們不懂禮儀,令未來的夫家失面子,辱沒了宗族顏面,就在閑暇時寫就《女誡》七章,這本近二千言的《女誡》,只是給本宗族的女子循循善誘的勸誡,教她們如何自尊自愛,如何做好自己,才不會被別人輕薄,獲得尊重。這才是班昭寫《女誡》的初衷,估計她一定沒有想到會成為封建統治者束縛女性思想的工具。

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因為當時東漢王朝日益嚴重的外戚專權現象,她有感而發,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

班昭這部《女誡》,要加以勸誡的對象是那位執掌朝政長達十六年,連兄長要辭職讓權都不許的鄧太后。這個鄧太后可不是一般人,雖然她沒有和武則天一樣登基做起皇帝,但她對權力的慾望絲毫不遜色於武則天,皇后、太后,乃是古代社會中女性的至高身份,身居此位的女性,若無高尚道德修養,對天下的傷害,必然非常嚴重。

漢和帝去世之後,鄧太后就牢牢地控制了朝政,鄧氏家族飛黃騰達,而且還兩次擁立皇帝,都是小孩子,這就能確保權力在自己手裡。鄧太后以女主身份控制朝堂,這是與儒家的傳統相悖的,班昭寫出《女誡》,也是一種反抗。她是想通過這本書把面對巨大權力誘惑的太后皇后們,教化為國家、王朝、天下的"賢內助"。把權力歸還給皇帝結果太后和皇后並沒有看她的女戒。自然也就沒有達到她想要的作用了。反而在宮廷侍女中傳閱,成了皇宮中為侍女洗腦的範本!

然而,不管怎麼樣,班昭倡導的女性觀念,最終成為了我國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影響了一千多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到了現在我認為實在不應該責怪班昭寫了《女誡》這本書,也不能抹去這本書的內在價值,更不能草率地說才女班昭是千古罪人。看來我們要想了解歷史上的某個人物,某本書籍,都要把它放入歷史的背景中去揣摩,而不能孤立的看問題,就像班昭和她的《女誡》一樣,單純的看這本書,班昭真的可以說是千古罪人,但當考慮了她的出發點和那個歷史時期我想再說她是千古罪人的話就有些過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朝重臣張廷玉有權有勢,遭到乾隆抄家,為什麼能全身而退

TAG:百姓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