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歐盟將在20年內解體?默克爾有話要說

歐盟將在20年內解體?默克爾有話要說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其最後一次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前表示,歐洲必須重新定位,以應對俄羅斯和美國這些全球競爭對手帶來的挑戰。然而,歐盟成立近30年,歐洲整體經濟下滑,近期的調查更是表明超過一半的歐洲人認為歐盟將在一段時間內解體,如果各國不找出解決方案,歐盟將何去何從?


默克爾:我們需要團結

默克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面對從俄羅斯干預選舉到美國對數字服務的壟斷等一系列挑戰,歐洲需要在建立統一戰線方面做得更好。「毫無疑問,歐洲需要在一個變化的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默克爾在柏林的辦公室里說,「戰後的舊秩序不再適用。」

她補充稱:「(俄羅斯和美國)正一次又一次迫使我們找到共同立場。考慮到我們的利益不同,這往往很難做到。但我們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例如,想想我們對烏克蘭衝突的政策。」「我們對非洲的政策現在也遵循共同的戰略,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我們一直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然而,我們的政治實力與我們的經濟實力還不相稱。」

這次採訪正值默克爾14年總理生涯的關鍵時刻。在5月23日至26日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她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可能會遭遇重大失利,不過觀察人士認為,她仍然很受歡迎,足以撐過2021年她的第四個任期。

這次選舉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的民粹主義者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在人氣不斷上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平等加劇、不穩定加劇,以及布魯塞爾和歐盟成員國對政治的幻滅。默克爾說:「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對歐洲感到擔憂。「這意味著,我覺得與其他國家一起確保歐洲的未來更加責無旁貸。」

默克爾表示,她的同僚們需要停止玩弄民粹主義的姿態,並明確排除向義大利極右翼副總理馬特奧?薩爾維尼等極右翼民粹主義者開放歐洲議會中右翼政黨集團的可能性。她說:「現在確實是我們需要為我們的原則和基本價值觀而奮鬥的時候。」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將決定讓民粹主義走多遠,或者我們最終是否願意承擔共同責任。「僅僅說我們享受了70年的和平已經不足以證明歐洲的計劃是正確的。如果沒有前瞻性的論據來為歐洲辯護,歐洲和平項目也將面臨比人們想像的更大的危險。」

歐盟解體是「現實可能性」

超過一半的歐洲人認為,歐盟很可能在一代人的時間內解體,儘管歐盟的支持率達到了25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在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荷蘭、奧地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希臘、捷克共和國和波蘭,大多數接受調查的人認為,歐盟解體是未來10至20年的「現實可能性」。

這些數字在法國尤其明顯,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前進黨(La République En Marche)在下周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的民調中落後於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抨擊布魯塞爾的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RN)。

根據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智庫委託進行的調查,58%的法國人認為歐盟很有可能或相當有可能在20年內解體,僅次於斯洛伐克(66%)。在YouGov調查的14個國家中——占歐洲議會80%的席位——只有瑞典(44%)、丹麥(41%)和西班牙(40%)預測解體的比例小於一半。

在歐洲煤炭和鋼鐵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成立近70年後,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歐盟成員國之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切實存在的。歐洲煤炭和鋼鐵共同體由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組成,旨在達成一項避免進一步戰爭的協議。

法國和波蘭多達三分之一的選民認為可能會爆發戰爭。在計划下周投棄權票或支持極端分子的人群中,這種情緒尤為強烈。在德國,近一半(46%)的RN支持者和41%的AfD支持者持這種觀點。

調查結果反映出人們對下周選舉的普遍擔憂,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歐洲領導人的警告和幾個成員國民粹主義政府的出現引發的。馬克龍將自己定位為反民粹主義力量的領袖,與薩爾維尼等人對立,而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則警告選民不要將此次選舉用作抗議投票。

儘管英國脫歐對歐盟27國產生了統一的影響,但成員國之間也出現了東西方之間的分歧。匈牙利民族主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Viktor Orban)正在推行他的非自由民主願景。歐爾班在演講中針對移民,並發起了一場反猶運動。羅馬尼亞、波蘭和匈牙利政府因不尊重法治而受到歐盟委員會的指責。

在整個歐洲,四分之三的選民認為政治分裂要麼在國家層面,要麼在歐盟層面,要麼兩者兼而有之。在法國,只有15%的人認為政治體制運行良好。

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的最新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歐洲人對歐盟持積極態度——這是自198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ECFR主任馬克?倫納德(Mark Leonard)表示,喚醒「沉默的多數」的責任在親歐洲的政黨身上。

他說:「有七天的時間來解決歐洲計劃核心的矛盾。歐盟成員國的支持率達到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大多數選民擔心歐盟可能會崩潰。親歐派面臨的挑戰是,利用這種對失敗的恐懼來動員沉默的多數,並確保在5月26日獲得發言權的不只是反體制政黨。

「親歐派需要為選民提供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的大膽變革想法,讓沉默的大多數人覺得值得在5月底出來。現在還為時不晚。由於歐洲選民不穩定,仍有多達9700萬選民可能被說服投給不同的政黨。」


歐盟30年,危機重重

調查發現,近92%的選民認為,如果歐盟解體,他們將陷入困境。對在其他歐盟國家進行貿易、旅行和工作的能力的擔憂是最主要的原因。

對歐盟最大的批評之一是,在過去30年里,歐盟已將重心從社會保護和團結轉向增長和全球化。其結果是不平等加劇,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穩定,他們發現工作可能沒有安全感,斷斷續續,工資太低,甚至無法支付賬單。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本周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四分之一的義大利人和法國人通常在月底有餘錢可供自由支配。

與此同時,法國經濟學家最近的研究發現,歐洲1%最富有人群的平均收入增速是底層50%人群的兩倍。貧困率仍為21%,與2005年前後持平。

研究人員盧卡斯?錢塞爾(Lucas Chancel)、托馬斯?布蘭切特(Thomas Blanchet)和阿莫里?格辛(Amory Gethin)上月發表的研究報告稱:「這種不平等現象幾乎在歐洲所有國家都能看到,其背景是歐洲國家之間的財政競爭日益加劇,削弱了稅收的先進性。」

結果,一種新的「無業游民」正在歐洲各地形成:數百萬人有工作,但仍然入不敷出。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重返「侏羅紀」,盤點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恐龍」
「飛來橫財」,這個小國將成全球首富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