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電磁炮項目全球開花,美軍評估結論:中美領先太多,其他不值一提

電磁炮項目全球開花,美軍評估結論:中美領先太多,其他不值一提

與近年來湧現出的許多國產「撒手鐧」級的高科技武器裝備一樣,於2018年年初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我國海軍電磁炮項目,在得到媒體大面積曝光之後,很快就引起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熱烈討論。而如此高的關注度,自然會讓許多人提出一些疑問,即在電磁炮技術全球開花的背景下,我們的電磁炮項目在這當中又是處在什麼進度和水平呢?有意思的是,關於這個問題,美國軍方在近期的一份評估報告中,給出了到目前為止最為權威的答案。

中國的電磁炮是什麼水平?答案就在美軍的評估報告里

近期有媒體披露,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作戰能力開發司令部(DEVCOM)武器裝備中心的情報參謀,在美國國防工業協會(NDIA)「彈藥高管峰會」上所做的一份簡報中,從技術狀態、發展預測以及關鍵性技術等多個角度,十分罕見的對中美兩國海軍的電磁炮項目進行了一系列評估對比。報告的最終評估結果顯示,就項目成熟度和技術水平而言,目前達到了技術成熟度(TRL)第5-6級的中美電磁炮,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處於絕對領先狀態。

美國軍方認為中美電磁炮技術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美國海軍的電磁炮已經進入全壽命測試階段

相比之下,其他歐洲發達國家乃至日本、韓國、印度、土耳其等國正在推動的電磁炮項目,基本上還處於實驗室原理樣機乃至更早的技術狀態,這顯然離我國已經進行了海上實彈射擊測試的電磁炮有著很長一段距離。更重要的是,這些進度偏慢的電磁炮系統在性能指標方面也同樣十分落後,它們最高不過10兆焦級的炮口動能指標,根本無法與早已突破了32兆焦炮口動能,正在埋頭攻關64兆焦級炮口動能的中美兩國電磁炮項目相提並論。

其餘國家的同類武器項目進度與性能一樣落後,圖為土耳其的電磁炮樣品

而得益於其領先的進度以及相對先進的性能指標,美國軍方的這份評估報告還推測,目前正搭載在「海洋山」號坦克登陸艦上進行測試的中國海軍電磁炮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左右具備初始作戰能力(IOC)。雖然報告中並沒有提到具體的搭載平台,但我們都十分清楚,在我國海軍現役乃至正在研發中的各型水面艦艇平台當中,也就排水量破萬噸的055型大型驅逐艦,有著足夠的潛力可以為電磁炮這種高能武器上艦提供支持。

國產電磁炮有望在2025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此外,報告也重申了脈衝電源對於電磁炮的重要性。畢竟「電池」若是不給力,影響的將是整個電磁炮的性能指標和可靠性。好在我們的電源以及儲能裝置這一核心技術已經被國內科研人員所攻克。而在這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偉明團隊」的骨幹成員——張曉博士。正如官方所提到的那樣,正是他們研發出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連髮型電源,為我國電磁發射技術的基礎研究、工程化應用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攻克了國產電磁炮關鍵電源儲能技術的張曉團隊

不過,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儘管以電磁炮為代表的高能武器屬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切確的講,中美兩國目前趨近於成熟的32兆焦級電磁炮,相比於現役大口徑艦炮而言無法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相反,高技術門檻、軌道抗灼燒以及對平台要求高的缺陷也在制約著電磁炮武器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即使是中美這兩個領跑者,也很難在現階段拿出一款成熟堪用的產品。想要讓科幻大片中同類武器變為現實,我們的科研人員要做的還有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嚙花熊 的精彩文章:

中日海軍20年艦艇下水數量對比,日本軍迷作圖感嘆:輸得太徹底

TAG:嚙花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