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陸小雅是中國第四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她執導的影片《紅衣少女》曾獲得過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陸小雅與黃蜀芹、張暖忻同為第四代導演中的女導演代表。以《沙鷗》、《青春祭》知名的張暖忻以兼具紀實美學與法國新浪潮影片般詩意的藝術風格而飽受讚譽,相比之下,陸小雅的作品則清新淡雅、富於現實意義、給人以啟迪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法庭內外》是陸小雅與從連文聯合執導的電影,它不僅與吳永剛的《巴山夜雨》、謝晉的《天雲山傳奇》一同提名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還獲得了1980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在此之前,陸小雅已經憑藉《飛向未來》嶄露頭角、展現了導演才華,而《法庭內外》更是她導演生涯的一部代表作,由田華、陳佩斯主演。


回歸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中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傳統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的左翼電影。早期的電影因為主要面對的是大城市的市民階層這就導致了市民電影的泛濫,除此以外,電影中還充斥著一些腐朽的封建糟粕和對西方電影不成熟的跟風模仿。30年代時,以袁牧之《馬路天使》、沈西苓《十字街頭》為代表的左翼電影不再是糅合怪力亂神等商業元素滿足市民趣味的末流電影,而是開始鞭撻舊社會、反思內憂外患中普通人的命運。在十七年電影中,亦有《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女理髮師》這種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1979年到1980年的新時期創新浪潮中的現實主義電影與這些是一脈相承的。

《法庭內外》講述的是蓄意犯罪的「紈絝子弟」夏歡(陳佩斯飾)為了逃脫找人頂替,而院長尚勤(田華飾)為了法律的正義性克服重重阻力勘破案情真相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本片則反映了當時的很多問題,例如日益發展完善的現代化社會規則同熱衷於人情世故的老派作風、「情與法」的衝突、如何教育引導青年人、如何培養有益的興趣愛好與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現實主義的電影劇本通常會通過描繪問題引發人們思考,而有些問題則很難提出解決途徑,例如本片里的這些問題我們也很難給出答案。如果一部電影能反映現實、揭露問題,給觀眾以情感共鳴、引發觀眾思索,我想這部現實主義電影可以算得上是成功了。

兩個富於現實意義的典型人物

尚勤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曾見到有評論稱尚勤是「當代女包公」,我反倒認為尚無必要。本片中田華飾演的尚勤反覆強調的只有兩個字,那就是「事實」。判定事物的唯一根據是事實,不是個人的感情關係。而電影並沒有刻意強調她的鐵面無私,犯罪者父親是她前輩、對她有提攜之恩,她的個人感情以及所面臨的來自親友、他人的壓力使得她感到為難。如果說這種情況下她是猶豫不決的話,那麼電影劇作的技巧性則體現在這裡。尚勤的丈夫曾經因為捍衛真理而被迫害,而本片里她回想起丈夫的「只有忠實於事實,才能忠實於真理」後毅然決然地選擇走同樣的道路,這樣的行為則更顯得順理成章

夏歡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如果說正面人物女主角尚勤還顯得過於理想化,那麼我認為夏歡這個角色更富深意,因為他的性格成因中不僅有著自身因素還有著原生家庭與社會因素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相信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朋友都知道,對於那一代處在特定環境下的人來說,他們的童年缺乏家長教育與呵護。本片中陳佩斯飾演的夏歡亦是如此,因為教育的缺失,他的性格不健全,也結交了一幫混混,過著「廢青」般的生活。而夏歡父母因為自身過去愛的缺失、力不從心而深感內疚,於是就更為溺愛,期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補償孩子。卻不知道自己的這種不恰當的「補償」則會使得孩子的性格更為畸形。如此一來,夏歡頑劣不堪的秉性已經形成。而陳佩斯飾演起這類角色可謂駕輕就熟。


表達形式上的創新

雖然本片不似同期的《生活的顫音》(滕文驥、吳天明執導)、《苦惱人的笑》(楊延晉指導)那樣以探索性、實驗性著稱,但導演仍舊在細節處理上有很多突破常規的方式。

大量閃回

電影在交待尚勤丈夫的過去、夏歡性格的養成、尚勤與夏歡父親曾經的相處之時都是採取大量的閃回來呈現。這在當時習慣於順敘的中國影壇則顯得比較有突破性,而本片抽絲剝繭般的劇情推進與層層閃回的結合密而不露,這也是影片於同期電影脫穎而出提名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的重要原因

聲畫分離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電影在表現尚勤對那位趨炎附勢、拍馬鑽營的林秘書(史久峰)心有鄙夷的時候,則採取了尚勤的主觀視角。影片的畫面展現的是「沒有聲音」的林秘書,善變的眼神、能說會道的嘴,可謂是巧舌如簧,顯得十分滑稽。而此時電影聲音上配上尚勤主觀的自白則將諷刺意味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荒誕感很有現代派電影意味。(應該注意到這場戲裡田華的眼神運用也十分出彩,那種嚴肅中透著鄙夷的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到位)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懸疑元素

和同期的很多影片類似,為了在形式上滿足觀眾日益提升的審美能力,導演都在敘述手段、影片風格上求新求異。本片為了追求戲劇性與情節的曲折性,亦花了很大的精力渲染探索案情的過程以及此過程中主要人物的互相角力、心理變化。不過,本片作為現實主義題材,表現形式更多是為了更好表達主題而服務。

電影《法庭內外》: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在本片之後,陸小雅導演則執導了《我在他們中間》、《紅衣少女》等,走上了電影生涯的頂峰。

? 本文版權歸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