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R版虛擬助理為什麼比Siri、Alexa更好?

AR版虛擬助理為什麼比Siri、Alexa更好?

自2011年蘋果Siri初始版本上線,AI助理主要限制於語音的形式,比如微軟Cortana、Google Assistant、亞馬遜Alexa等。而自從Magic Leap在LEAP Con大會上首次介紹虛擬人類AI助理Mica後,我們似乎看到了未來的AI形態。

Gatebox

當然,全息的虛擬人形助手這個概念不算新穎,你可能曾在科幻電影中見過,或者此前日本Gatebox也曾推出過初音未來等形象的AI虛擬管家,它的特點是只能在一個圓柱形盒子中活動,支持的功能主要是天氣預報、鬧鐘、打開電視等,更像是一個伴侶,幫你處理家裡的一些小事情。

Magic Leap Mica

而像Mica這樣的AI助理,幾乎可以跟隨你去任何地方(存在於AR頭顯中),功能也更加強大,重要的是有一個虛擬的人在你面前,這一切變得更加自然,這個過程中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回答你的提問,微笑、甚至更親密的互動也將成為可能。

GDC 2019上Maigc Leap展示Mica

目前HoloLens中採用的是Cortana語音助手,但考慮到AR頭顯除了語音輸入,還支持手勢和眼球輸入,人形助手應該還可以與用戶形成更自然的交互,比如通過手勢、面部表情、情緒和眼神等非語言線索溝通等。

除了Magic Leap,AR初創公司Artie也在打造一款基於AR的AI,希望可以為智能手機和AR設備用戶提供可視化的虛擬助理。

HoloLens中的Cortana

虛擬人類AI助理實驗

在此前的CHI 2019(人機交互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大會上,匯聚了各種與人機界面相關的技術,涉及了不少AR/VR內容。當然,CHI大會也是人機交互的頂級國際會議。

在向CHI 2019大會提交的眾多論文中,筆者發現了一份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科研人員的論文,其中講述了科研人員對24位參與者進行的小型調查,試圖通過讓他們體驗4種AI助理:純語音AI、非虛擬人類AI助理、真人尺寸虛擬人類AI助理和迷你虛擬人類AI助理,了解虛擬人類AI助理會不會比出語音AI更有吸引力。

採用的設備包括:HoloLens和惠普Sprout觸屏電腦

在實驗中,參與者需要佩戴HoloLens,在4種AI助理的幫助下完成尋找隱藏物品的遊戲。

4種形態AI助理

4種AI助理各有什麼特點呢,簡單來介紹一下:

1,純語音助手Ava,模擬Siri等市面上主流的語音助手,可回應一系列語音指令,它的特點是,不僅能協助你,還不會干擾你完成遊戲;

2,智能音箱形態的虛擬AI Zee,圓柱外形看起來有點像是亞馬遜Echo,高度同樣都是15.2厘米左右,它位於你的視線右下角。除了有實體形態外,Zee和Ava技術是一樣的,科研人員通過它來了解,有實體形態的Zee是否會比Ava多一些逼真感;

3,完整尺寸虛擬人類AI助理Jake,它與參與者面對面坐在同一個桌子邊,有1.14米高(坐著的高度)。除了語言溝通,Jake也會通過手勢、眼神等非語言線索與參與者溝通。通過逼真的虛擬人類AI助理,科研人員希望能夠縮短參與者與虛擬助手的距離,提高信任感;

4,迷你版虛擬人類AI助理Mikey,它的高度與Zee相同,適合放置在桌面上。也可以它說是縮小版的Jake,不過體型雖小,但是嗓門比Jake高。同樣,Mikey也支持手勢、眼神等非語言交互。

實驗過程

介紹完4種不同的AI,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幫助參與者完成遊戲的呢?原來,參與者需要在觸屏電腦中選中圖片中的隱藏物品,期間可能會遇到困難,這時候他們便可以向AI助理尋求提示,AI助理會詢問參與者,是需要關於形狀、顏色提示,還是物品位置、周圍環境的提示,接著它們會根據參與者的選擇來做出相應回答。

科研人員表示:這個過程就像是視覺搜索,不過AI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提供輔助作用,幫助參與者做出正確決定。

實驗結果

通過對參與者的問卷調查,科研人員了解到,部分參與者沒辦法只選出一個最喜歡的AI助理,不過整體來看,Mikey是最受參與者歡迎的(9.83票),Ava緊隨其後,接著是Jake,最後是Zee。

不過在最不喜歡的AI助理問題中,Jake被選為第一,其次按順序為Ava、Zee、Mikey(只有1票)。

調查問卷中還詢問了參與者對於不同形態AI助理的看法,其中,喜歡Ava的參與者表示它可以讓人更專註於眼前的任務,而不喜歡Ava的表示這就跟Siri等常見的語音助手沒什麼區別,這種只有聲音的助手讓人覺得很奇怪。

而喜歡Zee的參與者表示它很簡潔實用,看起來熟悉,而且也足夠有幫助,不喜歡Zee的表示,它是最機械化,最沒人味的一個。

Jake方面,有的參與者表示與它就像是和人一樣交流,它的動作和行為和真人很像。不過部分參與者表示非常不喜歡他那麼高大,看起來有點可怕。的確,在此前BBC曾做過的AR手語解說員實驗中,就發現相比全身解說員,被調查者們反而更接受半身形式。

而大部分參與者喜歡Mikey,除了因為人性化,還因為小體積的人形看起來更有親和力,更可愛,也更有趣。此外,因為它的小體積,看起來不會太讓人分心。不過,部分參與者表示,希望Mikey能夠更生動、更有感情一些。

總結

從這項實驗來看,虛擬人類AI助理的確比純語音AI更有優勢,不過要想讓用戶接受它,親和力則是開發者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Magic Leap的Mica雖然是真人大小,但是她的面部活動非常「有人味」,長得也很可愛。另外,開發者也可以選擇製作Mikey那樣的小尺寸虛擬人類AI助理,看起來也足夠有趣、可愛。

在未來,如果能通過虛擬角色的方式,也讓Alexa、Siri等功能強大的語音助手擁有人的形態,也許電影《她》中人與AI助理的愛情也不是那麼不可能了。

除了AR,虛擬人類AI助理助手也可以應用在VR中,比如為VR遊戲打造交互性更強的NPC(Tellables曾開發基於亞馬遜Sumerian的VR虛擬助手),或者作為VR頭顯中自帶的「全能助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亭網 的精彩文章:

RiftCat串流軟體推出iOS版,VR手機串流走到何時?
IDC:2018年PC VR/一體機增長60%,滿意度超智能手錶

TAG:青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