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浙江最奇特的古寺,千年來,木材不發霉,樑上沒有灰塵和蜘蛛網

浙江最奇特的古寺,千年來,木材不發霉,樑上沒有灰塵和蜘蛛網

古建築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看起來這些存在了幾百上千年的木頭已經沒有了實用價值,但是這些建築是中華文化中沉澱下來的,是很有文化代表性的物件,這些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代表中國和中華文化。所以即使是在大興土木的今天,這些古建築還是被保留了下來,有的被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有的則成為了建築史上的研究對象。

保國寺就是一座因為建築工藝聞名於世的寺廟,位於浙江寧波市江北區。這座寺廟的前身叫靈山寺,在改朝換代的歷程中,就像很多其他的寺廟一樣,當時的靈山寺也經歷了被毀壞和重建的過程。保國寺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唐廣明元年,也就是唐僖宗李儇時期。

當時的保國寺並沒有今天我們看到的規模,保國寺的第一擴建修繕在宋真宗時期,後來又經過數次擴建。這時的保國寺已經初見規模。保國寺在1954年在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被學者定義為北宋建築。這個時候的保國寺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保國寺已經相差無幾了。

保國寺的獨特之處是它的木質結構,整座寺廟的木製結構古老而完整,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古建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本。不僅如此,保國寺建築中用到的那些建築技巧對今天的建築構造來說都是有很多借鑒意義的,比如保國寺中的大雄寶殿的整個建築中沒有一顆鐵釘。

大雄寶殿中使用的榫卯技術精準耐用,木頭和木頭之間的銜接十分巧妙,在建築材料有限的古代,能用有限的材料保證建築的牢固,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整個大殿的設計上,從今天的角度來說,既有實用、美觀的一面,還節省了不少材料,設計得十分科學。

大雄寶殿內空氣暢通,這對南方的木材建築來說顯得十分重要,這可以保證在梅雨季節木材不至於發霉,也可以讓殿內保持清潔,不被灰塵和蜘蛛網覆蓋。藏經樓的建築和大雄寶殿有些不同了,藏經樓建於民國九年以後,樓里的門窗有著濃郁的中國近代建築的特點。

保國寺中的觀音殿、鼓樓、鐘樓、漢代驃騎井、凈土池、天王殿、唐代經幢等等很有分量的建築,這些都保存了幾百年,而且雖然在同一座寺廟中,這些建築卻有著不同的朝代背景,想來也是別有一番情趣,保國寺是第一批重點文物,也是4A級景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琪望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國最特殊的城市,長20公里,寬300米,真正的「一線」城市
我國最可惜的地方,6平方公里全是寶石,10年內被搬空

TAG:小琪望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