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建國後,為什麼很多劉姓皇室越來越窮?對此司馬遷說了六個字

劉邦建國後,為什麼很多劉姓皇室越來越窮?對此司馬遷說了六個字

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多為文武雙全之輩,但是,面對一團亂麻百廢待興的天下,他們往往無從下手。

西漢建國之初,地域制度曾讓劉邦頭痛不已,是參照東周的制度呢?還是借鑒秦朝的制度?若參照周朝的諸侯制,國君的權力太大,不便於集權;若參照秦朝的郡縣制,陪自己打天下的異姓王恐怕不會服從。

最終,劉邦只能採取折中的辦法,諸侯郡縣並行,也就是「郡國制」。根據《後漢書·百官志》所載:「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漢朝郡國並行制是西楚郡國並行制的翻版,或者漢朝郡國並行制承襲了西楚。

但是,這個制度從表面上來看,雖然,解決了一時的燃眉之急,但是,長久來看異姓王們的權力仍是擺在劉漢統治面前的障礙。地域制度一經施行,恐難再難更改,但是,諸侯的存在又極大的威脅到劉邦的集權統治。那麼,面對這個問題,劉邦怎麼辦?

讓劉氏子弟取而代之!

於是,劉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幹掉了所有異姓王,並且,分封宗室子弟接替他們的諸侯之位。為了防止後世子孫重蹈東周的覆轍,劉邦還立下祖訓:「非劉姓而王,天下共擊之。」劉邦替子孫後代鋪好了路,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同姓王」對於集權統治同樣能構成威脅。

《史記》記載:

「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

從這段文字來看,漢朝並未如劉邦預期般發展下去,時間一長,諸侯王與皇室之間的親緣關係逐漸淡漠。劉姓諸侯們大多驕奢淫逸,身邊又有許多奸臣挑唆,所以,許多劉姓王不再安分守己,輕者目無王法,重者忤逆皇權。

漢朝的「同姓王」作亂中,最嚴重的要數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挑起的「七國之亂」,全國所有的諸侯王都被捲入這場內鬥中,天下混亂不堪。最終,朝廷徵調了全部軍隊,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將這次戰亂平息了下去。

漢武帝時期,劉徹參考前車之鑒,在全國範圍施行「推恩令」,將齊國分為七份、趙國分為六份、梁地分為五份、淮南分為三份。天子的兄弟可以成為諸侯王,而王子的兄弟則封侯,由王侯瓜分封地。劉氏宗室開枝散葉,沒過多久封地就不夠分了,怎麼辦?

繼續「推恩」,將封國越分越小。

那麼,這個封國到底小到什麼程度呢?大的封國僅有十幾座城池,小的封國最多幾十里地。

前文提到,漢朝推行的是「郡國制」,雖說郡國並行,但郡與國卻是獨立存在的。打個比方來說,「郡」是直屬於中央政府的土地,佔據中原土地總量的九成。也就是說,諸侯的封地只佔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漢武帝還規定諸侯國之間避免接壤,所有諸侯封地之間均有郡縣犬牙相臨。將郡縣穿插在諸侯的土地之間,使諸侯的封地不能相連。而且,諸侯的封地都是些地勢平緩物產豐美的富饒之地,無險可守,所有軍事要地全部屬於郡縣。

也就是說,漢武帝之後的諸侯國再也沒有能力與朝廷對抗,中央集權製得到了穩固。

司馬遷對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強本干,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對於漢朝來說,樹榦就是皇權,而枝葉就是諸侯權。老祖宗劉邦有言在先,誰也無法否定「郡國制」,取消諸侯,但是,可以「弱枝葉之勢」,讓他們無法威脅到樹榦。

至於那句「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就很好理解了,所謂「尊卑」完全是參照樹榦與枝葉的關係,樹榦理所應當受到尊敬,而樹葉永遠卑於樹榦,尊卑分明。如果,能做到這樣,國家的所有事務都會正常運轉,步入正軌,該強大的強大,該弱小的弱小,長幼尊卑不可僭越。

反之,如果本末倒置,樹榦卑於枝葉,國家的未來就堪憂了。

最後,司馬遷還用一句話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臣謹記高祖以來至太初諸候。譜其下益損之時,令後世得覽。」我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將高祖到當今聖上之間所有諸侯的事迹收錄到史冊中,將他們的功過得失如實記敘,讓後人能夠參考他們的事迹,從中收穫經驗和教訓。

僅一句話,司馬遷就使自己的格調得到了升華。這份諸侯王表並不是為了替當朝歌功頌德,它的所有價值在於如何警示後人。宋初之強幹弱枝,則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強中央實權、削弱地方勢力。

在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過程中,宋太祖經常冥思苦想如何防止藩鎮長期割據局面的再現,如何使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五代以後的第六個短命朝代,於是在北宋建國之初便大力實施「強幹弱枝」政策。

其目的及情況可大致表述如下:

消除藩鎮割據、防止兵變重演、增加中央收、維持王朝久安... ...

從這來看,「強本干、弱枝葉」這六個字具有不朽的意義。那麼,身為後來者的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經沒有諸侯國了,但是,「強本干、弱枝葉」的道理放在其他領域依然適用,這就是史學的意義。

參考資料: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後漢書·百官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商鞅為什麼必死無疑?因為有一批人對他恨之入骨,他不死都不行
孔子面對不滿意的弟子,他怎麼說?直接諷刺,毫不留情

TAG:山川文社 |